6月30日下午,“深港合作,共創未來”前海慶祝香港回歸25周年系列活動“法治篇”——深圳前海深港國際法務區政策推介會舉行,面向港澳律師,推介來粵港澳大灣區執業的機遇利好及最新的法務相關政策,積極鼓勵港澳律師到深圳、前海執業。深圳市司法局黨委委員、市律師行業黨委專職書記曹海雷,前海管理局副局長劉桂林出席活動。
杰出人才可申請贈與住房
2014年,司法部在廣東實施粵港澳合伙聯營律師事務所改革試點。如今,已經有7家粵港澳聯營律師事務所落戶前海。
2020年6月,港澳律師到粵港澳大灣區執業試點工作進入關鍵時期,已有350名香港律師和74名澳門律師通過面試考核,具備來粵港澳大灣區9市執業的條件。今年6月27日,司法部在官網發布公告,自2022年6月28日起啟用律師執業證(粵港澳大灣區),為香港法律執業者和澳門執業律師,提供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市從事律師職業的有效證件。
劉桂林在致辭中表示,《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為香港法律執業者和澳門執業律師進入內地執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也增加粵港澳大灣區內律師同臺合作、相互學習的機會,對促進粵港澳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具有重要意義。前海誠摯邀請港澳法律專業人士來前海執業,充分利用前海與港澳地區的地緣和營商環境優勢,發揮專業優勢,在跨境貿易、國際投資、科技創新、粵港合作等領域施展才華。
曹海雷表示,在貫徹“一國兩制”方針下,廣東具有改革開放、先行先試,以及毗鄰港澳的獨特優勢。港澳律師與內地律師的交流與合作,可以促進區域內法律服務協同發展,同時有助于打破不同法系的壁壘和障礙,打造高水平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推進粵港澳高質量發展。
活動上,深圳市司法局從稅收、教育、住房、社保、生活補貼五個方面介紹港澳律師來深執業有關優惠政策。《深圳市人才安居辦法》規定,來深執業的港澳律師,經認定符合市認定高層次人才的,可以通過享受實物保障和貨幣補貼方式解決住房問題并享受相關優惠。
值得一提的是,獲評杰出人才的來深執業港澳律師,在簽訂免租金住房租賃合同后,于深圳市全職工作滿10年,貢獻突出,取得深圳市戶籍后,可以向住房保障部門申請贈與所住住房。依據《深圳市公共租賃住房輪候與配租暫行辦法》,持有深圳市居住證滿一年,并符合公租房輪候申請條件的香港法律執業者和澳門執業律師,可作為共同申請人輪候深圳市公共租賃住房。
入駐法務區最高支持200萬元
前海為高端法律服務業出臺《支持辦法》
在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過程中,國際高端法律服務不可或缺,來前海執業的港澳律師還將獲得更多支持。前海管理局有關人士介紹,今年5月,前海管理局專門出臺《關于支持前海深港國際法務區高端法律服務業集聚的實施辦法(試行)》(下稱《支持辦法》),從落戶、業務創新、經營貢獻等多方位給予扶持,緊緊圍繞“深港合作”“對外開放”“高端法律服務業集聚”三個關鍵詞制定舉措。
《支持辦法》明確,對入駐法務區的粵港澳聯營律師事務所、中外聯營律師事務所、境外律師事務所駐前海代表機構、國際法律組織根據標準分級分類給予30萬元—200萬元不同額度的支持。聘用港澳法律專業人士,按每名港澳法律專業人士每年3萬元的標準,給予機構用人獎勵,聘用達到30人以上的,一次性疊加獎勵20萬元。
《支持辦法》提出,法律服務機構在重大商事談判、訴訟、仲裁、調解等涉外法律服務事項作出突出貢獻的,每個項目可一次性申請20萬元高端法律服務獎勵。在港澳法律人士扶持方面,按港澳法律專業人士給在內地業務收入的30%給予扶持,每人最高不超過10萬元,累計申領不超過兩年。聯營律師事務所,境外律師事務所駐前海代表機構入駐前海國際仲裁大廈,還將按市場評估租金的30%—50%給予優惠。
深圳首家粵港澳三地聯營的律師事務所,德和衡(前海)聯營律師事務所自入駐前海以來,也得到了前海的政策支持,律所規模不斷提升。德和衡(前海)聯營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唐志峰介紹,目前律所包含內地律師10人,香港律師6人、澳門律師4人,此前落戶前海享受到了約200萬元的落戶支持。
作為在前海執業的香港律師,華商林李黎(前海)聯營所合伙人、前海“一帶一路”法律服務聯合會副秘書長黃善端已在內地扎根十余年。黃善端認為,前海的政策已經推出了完整的體系,“前海政策是非常多元的。根本不用特別去琢磨。該做什么就先做,做完后總會有一些政策是自己適合的。”黃善端向港澳律師推薦,前海除了擁有友好的政策環境空間外,還有律師行業最看中的市場和業務,在前海擁有無限的發展空間。
打造中國法治建設高地
高端法律服務機構齊聚“落巢”前海
中央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賦予前海重要使命。近年來,前海高標準建設深港國際法務區,聯動香港打造國際法律服務中心和國際商事爭議解決中心。
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示范區,前海聚集了一大批高端法律服務機構。目前,已有司法、仲裁、調解、法律服務、知識產權保護、國際組織等六大類80多家機構入駐法務區。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國際商事法庭、深圳金融審判庭、深圳知識產權庭、前海合作區法院、深圳國際仲裁院、中國(深圳)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國家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深圳分中心等一批司法機構和專業法律服務機構和7家粵港澳聯營律師事務所均落戶前海,高端法律服務機構在前海逐漸呈現集聚效應。
為推進港澳律師在前海執業,深圳市律師協會專門成立深圳市律師協會前海律師工作委員會,并于活動現場揭牌。據了解,前海律師工作委員會是深圳市律師協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深圳市律師協會章程》在前海設立的工作機構,前海律師工作委員會的成立是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先行示范城市的意見》重大部署的具體舉措,對提高前海合作區律師工作水平、推進粵港澳律師融合、助力更多港澳律師融入灣區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深圳市律師協會會長張斌表示,前海律師工作委員會將會為在前海執業的港澳律師提供咨詢和執業指引,指導律所指派資深律師擔當指導老師,實行傳幫帶,確保每一位來深圳執業的港澳律師都能盡快適應環境,“深圳一定會把港澳律師安頓好、支持好、扶持好。”
霍金路偉國際律師事務所香港辦公室(香港)顧問律師劉佳凝已獲得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資格。劉佳凝表示,獲得執業資格后,自己對大灣區更加期待,希望將來能為大灣區建設貢獻更多力量。
據了解,本次推介會采取“線下+線上”的方式進行,粵港澳三地1000多名法律專業人士線上線下參與了此次活動。
Copyright © 深圳前海在線商務服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責聲明 粵ICP備191427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