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 張一鎏 通訊員 王亞芬 鄭輝騰 跨境電商蓬勃發展、“海陸空鐵郵”立體物流促進各類要素自由流動,ICT(信息通信技術)高新技術龍頭企業集聚成勢……日前,前海綜合保稅區順利通過驗收2周年,園區進出口超百億企業由2家增長到5家,超十億企業達到15家;單位面積進出口值在全國綜保區排名前列,外貿進出口兩年增長超過30%。今年前7個月,前海綜保區外貿同比增長49.6%,達1175.8億元。
在前海綜合保稅區,一棟“紅房子”在倉庫群中尤為引人注目,這就是前海保稅IP及電商運營基地,7月28日,基地運營的首個“前海港品直播電商節”開啟了一場長達3小時的“港品推薦會”,在抖音電商全球購官方平臺的助力下,吸引了165.5萬余人線上觀看。
跨境電商一直是前海的“金字招牌”,1210、9610、9710、9810等海關跨境電商監管全業態模式落地、“購-展-售-退”全鏈條發展的模式,讓前海跨境電商出口數據在過去2年內翻了3.7倍。數據顯示,2年來中免集團、深免集團累計通過跨境電商進口達54.33億元,出區供海南免稅店貨值累計130億元,供應中免公司海南離島免稅政策的30%的免稅品需求,前海成為名副其實的亞太免稅品集散中心。
物流履約,也是前海綜保區高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之一。近年來,深圳海關依托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先后推出了“全球中心倉”“MCC前海”等創新舉措,讓各類貨物在綜保區一站式完成分撥、集拼、轉運、清關成為常態。2年來,累計2.8萬個集裝箱、價值236.8億元的貨物在前海通過海運集拼分撥至全球;累計8.9萬噸、價值551.7億元的貨物在前海登機。今年5月,前海綜保區落地全國首個機場貨運安檢前置站,在有效保障安全標準的前提下,解決了重復理貨、時間不可控的最大痛點,目前每周約有550噸、2.7億元貨物通過此方式出口。
2021年11月,位于前海綜合保稅區二期的媽灣港完成升級改造,媽灣智慧港正式投入使用。該港口占地面積98.36萬平米,泊位岸線總長1930米,共有5個泊位,可供靠泊世界最大型集裝箱班輪。作為我國首個由傳統碼頭升級改造成的自動化碼頭,也是粵港澳大灣區首個5G綠色低碳智慧港口。媽灣智慧港投入使用9個月來,累計新增航線28條,進出口集裝箱量節節攀升,今年前7個月,集裝箱吞吐量達186.8萬標箱,同比增長49.76%。
此外,深圳西部港區還是全國重要的糧食進口口岸,開展糧食貿易的條件優越。前海綜合保稅區兼具保稅與非保稅業務,倉儲貨物按狀態分類監管,能實現糧食“同倉共管”。深圳海關深挖政策潛力,將“糧港”“糧倉”優勢相結合,對進口糧食實施預約查驗、實現“隨報隨查”,大幅壓縮糧食進境通關時間,實現進口糧食快驗快放;同時將園區倉庫升級為視國內國際市場需求、靈活轉變流向重心的“雙向型”儲備糧倉,提高糧企儲備效能,實現糧食到港即入倉、新糧補倉即舊糧出倉,保障糧食周轉輪換效率,為華南地區糧食安全提供保障。
Copyright © 深圳前海在線商務服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責聲明 粵ICP備191427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