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年前,在深圳經濟特區成立之初,寶安是關外一隅。隨著《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的頒布,寶安約80平方公里土地被納入“大前海”。歷經四十余載的積累與沉淀,寶安一躍成為大灣區耀眼的明日之星,成為各界關注新焦點。
寶安有3個片區被納入前海:寶安中心區及大鏟灣片區、機場及周邊片區、會展新城及海洋新城片區。3個片區沿著珠江,由南向北貫穿寶安。有專家形容,前海猶如一根竹簽,像“冰糖葫蘆”般將寶安的戰略核心區串了起來。
根據規劃,前海要打造世界一流營商環境,建立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建成高質量發展引擎。寶安有土地、有人才、有產業、有資源,吸引著資本的目光。面對如此重大的機遇,肩負重任的寶安如何借勢騰飛?
8月26日,寶安在灣區新技術新產品展示中心發布重大空間發展戰略,提出“一帶兩心四片”的規劃。有城市規劃學者評價,這與前海的使命和定位高度契合,將為前海提供非常強勁的支撐。
圍繞大空港做強大服務
寶安擁有深圳市域內最齊全的交通要素,航空、海港、高鐵、地鐵、城際交通、高速公路六位一體,組成海陸空立體交通樞紐。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研究員宋丁認為,大交通基本盤是寶安的一張王牌。
大灣區機場密布,寶安國際機場最為特殊。原先,寶安是深圳的邊緣地帶,機場因而安置于此。隨著深圳發展一路向西,“大前海”等重大規劃接連出臺,寶安國際機場被城市發展核心區域包圍。放眼全球,這樣的區位極為罕見。“寶安國際機場在前海的核心地帶,已經成為大灣區的靈魂機場,重要性是其他機場不可比擬的。”宋丁說。
2021年,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達3635.8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56.8萬噸,航班起降31.8萬架次,客貨運量排名均保持全國第三。機場全年新引進7家航空貨運航司,新開及加密17條國際貨運航線,全貨機通航點達到51個。
當前,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加緊打造高品質創新型國際航空樞紐和高水平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第三跑道、機場東交通樞紐、T2航站樓等基礎設施規劃建設正有條不紊地推進。機場對區域以及國內國際的輻射能力必定持續加強。
圍繞珍貴的空港資源,機場及周邊片區被定位為“活力空港城”。在這里,山海交匯、藍綠交織,重點發展現代物流、高端商務、跨境電商、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裝備、工業互聯網等行業。
寶安在“一帶兩心四片”規劃中開辟章節,專門劃設臨空經濟總部帶,培育3個總部集群。借助高效便捷的立體交通聯絡體系,集聚市場主體和科技創新資源。
臨空經濟總部帶由3個集群組成。機場東總部商務區重點吸引企業設立區域性運營總部,憑借交通樞紐打造商務交往的新門戶和目的地。九圍國際總部區依托依山傍水優美環境,招引國際企業和國際組織機構,補充臨空經濟總部國際化功能。立新湖科創總部區則更新1.2平方公里的稀缺都市湖區周邊面貌,吸收區內高成長型企業環湖落戶。
“國內外優秀的臨空產業帶,不僅發展跟空港有關的產業園區,商務、消費等其他城市服務行業也成長得很好。”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技術總監黃衛東舉例,上海虹橋和新加坡樟宜兩地是臨空產業帶中的佼佼者。“臨空板塊要做成多元業態,強化城市服務能級,帶動區域科創和新經濟項目。”他相信,環寶安國際機場片區的軟硬件條件將獲得顯著提升,孕育新的產業群,促進前海的規劃設想落地。
把握新引擎尋找新動能
從寶安國際機場出發,往西北方行駛約半小時,便可到達超大型會展綜合體——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站在會展中心往西眺望,一幅巨型工地映入眼簾,工程車來回穿梭,填海而建的海洋新城初具雛形。
會展中心和海洋新城片區,將重點發展海洋、會展、文旅等高端服務業,打造城市綜合服務中心,輻射帶動前海北部及周邊城市功能優化與產業轉型升級。
“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規劃要按兩期建成,是世界最大的,也是國內頂尖的。”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深圳分院副院長王澤堅表示,國際會展中心匯聚人流信息流,代表前海開放共享的精神,“它與不遠處的機場,共同組成國內國際雙循環轉換的門戶。”
寶安也看到國際會展中心位處開放前沿區位的優勢,在其東部規劃深港先進制造業合作區,建設灣區科創要素的轉化和應用研發基地,承接落地對港合作項目,讓香港的技術、創意可以在寶安迅速落地生產。“香港有很多高校,也有很多科研機構。在前海范圍內圈出一塊地給研發人員做轉化,這里面有很大的潛力。”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建筑學院執行院長、教授宋聚生評論道。
近年來,海洋經濟熱度持續上升,深圳承接了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戰略任務。在此背景下,深圳在西北角填海造地,建造海洋新城。“雖然深圳在港口運輸方面遙遙領先,但其他領域的海洋經濟發展相對滯后。”王澤堅解釋,戰略型海洋新興產業包括海洋電子信息、智能海工裝備、海洋生物醫藥以及海洋新能源等。
海洋新興產業和高端海洋服務業有集聚效應,需要專門的空間承載,建設新城是理想的選擇。同時,新城可以吸引海洋治理方面的國際組織落戶,有助國家參與制定海洋治理規則,“在海洋資源的配置方面建立我們的話語權和影響力,站在這樣的高度才能匹配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定位。”王澤堅表示,“海洋新興產業是科技實力和產業實力緊密結合的領域,而深圳恰好兼備雄厚的科技創新和電子產業基礎。”
“未來,服務好前海戰略,是寶安捋順發展脈絡的重中之重。”深圳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研究員張宇星說,“希望寶安站在更加宏觀的角度規劃發展路徑,與大灣區同頻共振。”
Copyright © 深圳前海在線商務服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責聲明 粵ICP備191427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