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前海合作區,除了普通話之外,隨處都能聽見有人講粵語,或者夾雜英文方式溝通交流。對于一個香港人來說,在前海工作和生活并沒有太大的語言障礙。
“前海硬件設施和軟件環境給我的感覺都很好,符合我的預期,在這里生活和工作我覺得和在香港沒什么區別。”星辰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陳巨龍告訴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作為年輕人,陳巨龍在房地產企業工作時就了解過前海,今年決定來到前海律所工作,為此他正在申請人才房。
去年9月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簡稱《前海方案》)發布。
《前海方案》要求建設高端創新人才基地,聯動周邊區域科技基礎設施,完善國際人才服務、創新基金、孵化器、加速器等全鏈條配套支持措施,推動引領產業創新的基礎研究成果轉化。
《前海方案》發布一周年后,各類人才在前海集聚發展,2022年在前海申報個稅人數達96.5萬人,人數同比增長29.7%,各類高層次人才數量實現倍增。人才是創新發展的核心要素。《前海方案》發布一年,前海合作區一系列舉措加速形成人才聚集效應。前海國際人才港建設不斷深化,為國際科技人才量身定制100項一站式服務。
近日,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走進前海與多名來自香港的青年才俊進行了對話,了解到他們眼中的前海。
全鏈條配套支持引入人才
2020年,落地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樊維思從香港回到深圳,他所在的公司有20名員工在前海工作,其中港籍員工占比40%。“在大灣區逛了一圈,我發現前海的政策、服務和配套設施都很有優勢,這里對于一個不太熟悉內地環境的小伙伴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
熟悉香港和內地,是達致人才匯聚的基礎,這也是前海的優勢。6月,前海發布惠港“九件實事”,覆蓋住房、創業、服務、就業、平臺、科創、金融、落戶、民生等九個方面,為港人港企在前海發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前海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前海面向香港人才(澳門、臺灣人才參照執行)配租房源為龍海家園、塘朗城、科技生態園小區,共約400套。在滿足工作地和個稅、社保等前提條件下,具有香港副學士及以上學歷,或符合前海合作區產業發展需要的技師(國家職業資格二級及以上)以及其他人才住房政策規定申請條件的香港居民即可進行申請。
另外,前海合作區在桂灣、前灣、媽灣片區有7個在建住房保障項目,約3180套。后續前海將繼續加大人才住房的籌集建設力度,加強來前海就業的香港青年的住房保障,讓香港人才在前海安家、樂業、圓夢。
“前海在租金減免、資源鏈接、生活服務等各個方面都出臺了相關的扶持政策。”6月,斑馬星球科創加速有限公司的創業成果在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舉行的“芳華集市”亮相,該公司總經理陶文詩表示,公司專注于科創團隊孵化,自2020年3月成立以來,孵化團隊40余家,其中港澳臺及海外團隊占比84%,各專項計劃孵化加速團隊30余家,其中港澳臺及海外團隊占比超80%。
在推動創新創業的同時,前海充分利用比賽的方式進行引才。6月27日,“2022前海粵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啟動儀式”在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舉行。大賽設置總額超過70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優勝項目可優先落戶前海夢工場并享受相關優惠政策。
在人才引進方面,前海按照“1+3+10”工作思路,即:以建設前海國際人才港、打造國際人才來深第一站和首選地為戰略目標,緊扣人才管理機制改革、促進深港人才融合發展、建設國際人才創新發展示范區三大抓手,實施招才引智十大專項計劃。
“對科技型公司來說,人才是最關鍵的要素。”昇騰技術(深圳)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李志峰表示,他所在的公司去年獲得前海創賽企業組銀獎。為招攬人才,前海管理局向其公司推薦數位優秀人才。在創業過程中,前海青年夢工廠以及孵化機構、產權基地還為公司提供了關于人才、法律、財務等方面的支持。
據悉,今年建成的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北區,拓展創業空間至13.9萬平方米,新孵化創業團隊87家。2022年一季度,前海港澳青年招聘計劃崗位發布數量和新增就業數量同比分別大幅增長70%和264%。截至一季度末,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累計孵化創業團隊共計578家,港澳臺及國際團隊占比過半,融資總額超29億元。
政策力推“建設高端創新人才基地”
“建設高端創新人才基地”是《前海方案》給前海合作區明確的任務方向。作為推動深港合作的先行區域之一,前海正朝著匯聚高水平人才的創新高地邁進。
據悉,前海國際人才港建設不斷深化,為國際科技人才量身定制100項一站式服務,聯合波士頓咨詢、安永等舉辦2022年核心企業高管培訓班等85場活動,服務機構超2500家,線上線下服務近52萬人次,聯合瀚納仕(Hays)發布《2022年大中華區科技行業薪酬指南》,波士頓咨詢、中英研究院、香港科技青年聯合會等國際機構入駐。
此外,前海創新推出“前海Offer姐”“名校訓練營”等品牌項目,今年以來已實現新增就業協議255人次,同比增長288%。
“我們希望可以發揮人力資源行業的獨特優勢,為前海的發展帶來更多的人才。”銳仕方達人才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今年出臺的《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專業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對商企服務行業提供了很多利好條件,如稅收減免、專項資金支持以及落戶支持等。
對于創新人才和高端人才的引入,前海在政策層面不遺余力。早在2013年1月,《前海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個稅補貼暫行辦法》正式實施,在全國首創個稅超過15%的部分給予補貼。2019年7月,深圳推出《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若干措施工作方案》,允許自貿試驗區創新推出與國際接軌的稅收服務舉措,授權自貿試驗區制定相關港澳專業人才執業管理辦法。
2022年1月,前海深港國際法務、前海國際人才港同時投入使用,為前海的人才工作提供了陣地支持。前海已經新增香港稅務師、導游備案執業,港澳專業人士備案執業范圍擴大到16類。
在具體的行業政策方面,以法律服務業為例,2022年5月,前海管理局頒布了《關于支持前海深港國際法務區高端法律服務業集聚的實施辦法(試行)》,對入駐法務區的粵港澳聯營律師事務所、中外聯營律師事務所、境外律師事務所駐前海代表機構、國際法律組織根據標準分級分類給予了30萬至200萬不同額度的支持。目前已有司法、仲裁、調解、法律服務、知識產權保護、國際組織等6大類70余家機構入駐前海深港國際法務區。
在稅務服務業方面,《港澳涉稅專業人士在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圳前海蛇口片區執業管理暫行辦法》指出,前海進一步放寬了執業限制,對港澳涉稅專業人士“取消須通過執業資格考試的限制,改為執業登記;取消須在稅務師事務所占比不高于35%的人數限制;取消須在稅務師事務所從業不低于180天的時間限制”,并將其視同內地稅務師擔任股東,可發起設立稅務師事務所。
截至目前,前海已認定境外高端緊缺人才1611人次,推動255名港澳青年與前海企業簽訂就業意向性協議,361名專業人士在前海完成備案,69名港澳涉稅人士辦理完成跨境執業登記。自今年1月份前海國際人才港開港運營以來,已與2名外籍院士達成全職落戶意向,累計為3185人次國際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務,線上服務人才近28萬人次。
創新人才和高端人才的持續引進,也使得前海的人力資源服務業迅速發展。談及公司未來在前海的發展,上海德筑企業發展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及首席運營官方玲表示,希望依托前海打造的國際化程度高、輻射能力強的現代服務業體系,進一步提升行業影響力,在人力資源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同時,公司也期待前海在全球現代服務業領域發揮重要作用,成為世界服務貿易的重要基地。
“目前,前海在個人所得稅、住房、生活補貼、便利化服務等方面,推出多項吸引人才的優惠舉措。”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臺港澳研究所所長曹晉麗對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表示,未來,前海可落實同等待遇、以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為方向,打造更宜業宜居的制度環境,進一步提升人才吸引力。
Copyright © 深圳前海在線商務服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責聲明 粵ICP備191427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