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特區報記者 吳徐美 吳德群
作為“特區中的特區”,前海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重大戰略平臺。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三次來到前海,親自為前海的改革發展把脈定向。10年來,前海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一張白紙,從零開始,畫出最美最好的圖畫,實現一年一個樣的驚人變化,成為最濃縮最精華的核心引擎。
事實上,地處大灣區核心圈的前海,10多年前還是一片灘涂,而今已成為一座現代化國際新城。高分衛星持續觀察顯示,前海是中國城市空間形態變化最大的區域之一。
邁向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目前,前海堅持依托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牢牢把握“擴區”和“改革開放”兩個重點,奮力打造成具有強大輻射力的高質量發展引擎。站在新的更高起點,前海砥礪前行,交出亮眼成績單。
1
深港合作進入佳境,發展空間更大環境更優
這兩天,香港青年陳潤富在朋友圈分享著一條喜訊:只有香港副學士學位的他,由于沒有本科以上學歷,無法申請前海面向香港人才配租的人才房。今年,前海放寬條件,像陳潤富這類相關專業技術人才、符合條件的創業青年,也能獲得人才房申請資格。
“順利申請到人才房,意味著我在前海創業獲得認可,比申請人才房這件事更重要。”陳潤富告訴記者。2019年,通過“大灣區創業孵化計劃2019”項目,陳潤富入選前50強初創創意企業,獲得15萬港幣的創業獎勵及入駐前海的機會,并因此成立前海富思傳媒(深圳)有限公司。如今,他在前海深耕文創產業,并順利對接一些香港的創意技術與前沿概念。
優環境,深服務,前海全面提升港人發展環境。今年以來,前海發布惠港“九件實事”,覆蓋住房、創業、服務、就業、平臺、科創、金融、落戶、民生等九個方面,為港人港企在前海發展提供全方位支持。其中,前海特別為香港青年人才提供400套人才住房。
“不按傳統的人才認定標準確定門檻,以實際的人才效益作為人才認定的基本支撐,實現對香港人才的全開放、全認同、全力支持保障,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前海管理局副局長王錦俠表示。
像陳潤富這樣通過參加比賽了解前海,落戶前海,是前海吸引港澳青年的重要一招,連續舉辦六屆的“前海粵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已成為其中的金字招牌。今年7月,2022前海粵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初賽在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舉辦,大賽吸引報名項目共計1482個,其中港澳臺地區項目近700個。此外,前海今年持續實施港澳青年招聘計劃,發布崗位2806個,全力打造港澳人才聚集地。
立足“中央要求、灣區所向、港澳所需、前海所能”,把香港青年引進來,更要讓他們留得住,發展好。僅去年,前海發放港澳青年專項扶持資金8638.萬元;今年,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北區啟用,拓展青年創業空間至13.9萬平方米,“創夢”空間擴展至3倍。截至目前,夢工場累計孵化香港創業團隊341家。
從就業到創業,從執業到產業,前海從制度創新層面打通港澳青年北上發展之路,積極探索擴大與港澳專業服務領域資格互認范圍。目前,前海新增“僅需備案即可執業”的港澳專業人士類別到16類,涉及香港稅務師、導游備案執業等。
作為深圳市第一家深港澳聯合稅務師事務所,香港鄭鄭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去年落戶前海。該事務所內地合伙人莫少霞說,目前事務所已有3名港澳籍合伙人獲得在內地的執業資格,事務所跨境涉稅、關聯交易申報等業務實現“從0到1”突破,將逐步把部分香港業務轉移到內地,明年聯營事務所專業團隊將擴充到50人以上。
《前海方案》發布后,相關政策同步擴大到寶安、南山,位于寶安區的深圳長江會計師事務所由此受益。在被納入大前海范圍后,該事務所成功與香港會計師工會實現對接,引入一名香港會計師作為協議合伙人,為客戶提供相關海外服務,拓寬業務發展空間。
持續深化深港合作,前海頻飲“頭啖湯”。今年9月,前海管理局與香港財庫局以聯合公告形式發布推出18條措施,支持前海深港風投創投聯動發展。其中,前海將在前海深港國際金融城內拓展80萬平方米辦公空間,打造創新資本跨境流動便利、科創產業帶動能力突出的深港國際風投創投集聚區,這也是深港兩地政府首次以同步聯合公告形式發布產業政策。
香港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深港公布“聯合政策包”是一次機制上的突破及創新,18條措施涵蓋范圍廣泛,將為香港私募基金業界提供便利及優惠政策,推動發展深港風投創投聯動機制。他說,未來香港將與前海共同探索更多金融發展機遇,推動深港更高水平合作,發揮兩地在粵港澳大灣區的“雙引擎”功能。
目前,作為深港合作的“橋頭堡”,前海已成為與香港關聯度最高,合作最緊密的區域之一,這片創新創業的熱土正迸發著勃勃生機和強勁動能。
2
制度創新注入“發展活水”,加快推進規則銜接機制對接
前海始終堅持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創造了許多“全國首個”“全國率先”,成為制度創新策源地,先行示范作用持續顯現。目前,前海累計推出制度創新成果725項,在全國復制推廣65項,制度創新范圍更廣、層次更深。
7月22日,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發布的“2021-2022年度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創新指數”顯示,前海位居第一,持續領跑,8月18日,廣東省發布2021年度廣東自貿試驗區最佳制度創新案例,在全部15個案例中,有6個案例來自前海。
現代服務業風生水起。作為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范窗口和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示范區,重大項目頻頻在前海落地,眾多特色金融項目在此集聚,不斷釋放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新動能與新活力。今年9月,招商局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落戶前海,作為我國第三家、粵港澳大灣區首家金融控股公司,此舉意義重大。“招商金控將大力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加快建設創新引領、協同驅動、特色鮮明、國內領先的金融控股集團。”招商局集團負責人表示。
科技創新動力澎湃。《前海方案》賦予前海加快科技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新任務,在現代服務業發展基礎上,疊加科技創新領域的戰略部署。前海積極奔向新興科技賽道,將真實和虛擬融合,傳統與科創聯結,“元宇宙前海”這場重頭戲,正在開場。前海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前海將打造元宇宙應用試驗示范區,支持創新企業開發城市治理、文化旅游、商業會展、教育醫療、金融服務、智能制造等應用場景,支持元宇宙國際性組織在前海落地。
“誕生”在前海的多位數字虛擬人,正走進金融、政務、教育等行業。在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深圳市民足不出戶,通過下載一款元宇宙APP,就能以虛擬化身自由穿梭在歡樂海岸、萬象天地等深圳城市景觀中,打卡地標美景。研發設計這款元宇宙APP的比鄰星球(深圳)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香港青年董含靈說,得益于前海濃厚的科創氛圍和良好的營商環境,該公司在前海成立不到半年,就在AI核心技術研發方面實現新突破。
這樣的科技創新成果在前海比比皆是。“科創中國”大灣區聯合體落戶,國家(深圳·前海)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上線試運行……前海累計建設工程中心、工程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等各類創新載體96家。2021年,前海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715.07億元、增長10.5%。
營商環境不斷優化。一項項企業服務持續優化,一家家優質企業落地生根,一個個重大項目開花結果……前海利用體制機制改革“紅利”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在前海,工程建設項目“拿地即開工”“一次申請、按需發證”,審批辦理時間由49天壓縮至13天。同時,前海積極推進與港澳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建設“前海港澳e站通”,提供“注冊易”“辦稅易”“社保通”等223項服務,實現香港投資者“足不出香港、一站式”辦理前海政務事項。德勤中國發布的《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2020-2021年度營商環境藍皮書》顯示,前海營商環境位列全球第一梯隊。
機制對接、規則銜接加速推進。前海堅持“先行先試、邊行邊試、合作共試”,推出創新舉措,在投資、貿易、金融、法治等方面,加強與國際港澳地區合作對接。目前,前海堅持在“一國兩制”框架下先行先試,積極推進與港澳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抓住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切入點、科技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關鍵點、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著力點,推出更多“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規三地”的創新舉措。
3
內外循環“串珠成鏈”,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
夜間,從衛星云圖上看,粵港澳大灣區成為地球上最亮的區域之一,媲美紐約、舊金山、東京灣等三大世界灣區。
大前海,大灣區。深圳前海、珠海橫琴、廣州南沙等三大自貿片區落地,為粵港澳大灣區帶來澎湃動力。
放眼大前海,深中通道建設現場燈火通明,廣深沿江高速車流不息,深圳都市圈加快規劃建設,珠江東西兩岸融合發展積極推進,沿海經濟帶和北部生態發展區建設持續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百公里的“黃金內灣”已然成勢。
穩住外貿基本盤,前海已成新高地。前海綜合保稅區在跨境物流關鍵節點創新推出“保稅維修+物流分撥”“MCC前海”新物流模式和“全球中心倉”監管模式,實現全球攬貨、中轉分撥、保稅維修、進出口集拼等一站式業務,助力前海建設海運國際中轉集拼中心和離港空運服務中心。據統計,今年前9個月,前海綜合保稅區外貿強勁增長49.6%,前海綜合保稅區進出口超百億企業5家,超十億企業達16家,單位面積進出口值在全國綜保區排名前列。
開放不止步。《前海方案》發布一年來,前海金融業對外開放提質增效,法律事務對外開放走向深入,人才集聚效應加速形成,高水平國際合作步伐加快,高水平對外開放成效顯現。
秋日午后,前海卓悅INTOWN購物中心一咖啡店內,三名來自韓國的青年趁著午休時間分享快餐和行業資訊,這是前海作為現代化國際化城市新中心的一個生動縮影。
“前海作為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利好不斷釋放,打通了深港跨境雙向投資通道,有利于香港及海外投資者通過前海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及內地城市的建設與投資。”惠理股權投資管理(深圳)有限公司(下稱“惠理深圳”)負責人盛今說。
惠理集團有限公司作為第一家在中國香港上市的資產管理公司,因業務拓展,2015年在前海注冊成立惠理深圳,乘著前海政策利好的東風,惠理深圳成為深圳較早一批獲得外商投資股權投資企業及合格境內投資企業資格的外商(港資)獨資企業,利用前海政策和營商優勢,業務實現新發展。
金融業對外開放成效凸顯,國際一流金融機構紛紛“搶灘”前海。如今,法國安盛集團、瑞銀集團、美國PayPal、三菱日聯銀行、意大利忠利保險、大新銀行等一批國際一流金融機構紛紛落子前海。上半年,前海金融業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18.1%。
良好的金融生態不斷“磁吸”全球一流金融企業。前海深港國際金融城啟動不到一年來,為港資等金融機構提供400萬平方米產業空間,已簽約入駐204家金融機構,港資外資機構占3成,吸引招商金控、法國安盛集團、意大利忠利保險、恒生前海基金、聯易融數字科技、大新銀行等重點外資、港資金融機構紛紛落子,前海深港國際金融城成為香港金融業拓展內地市場的“第一站”和“首選地”。
前海法律事務對外開放,實現引領。最高法出臺支持和保障前海改革開放的意見,適用域外法律、跨境司法協助安排等實現突破;成立全國第一個港澳臺和外國法律查明基地;前海法院選任32名港籍陪審員、16名港澳臺和外籍調解員,受理涉外涉港澳臺商事案件、適用香港法審理案件均居全國基層法院第一;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仲裁中心掛牌成立;深圳國際仲裁院新一屆仲裁員覆蓋114個國家和地區,境外仲裁員568名,以業務合作方式引入國際商會國際仲裁院、新加坡國際調解中心等國際性組織。
加快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前海發展勢頭正盛。前海高水平參與國際合作,企業加快境外產業園建設,吉布提自貿區、斯里蘭卡漢班托塔臨港產業園等入駐企業超200家;航空航運樞紐功能增強,深圳機場貨運航點57個,2021年國際貨郵吞吐量達54萬噸;國際性組織加速集聚,引入國際商會國際仲裁院、新加坡國際調解中心。
前海開發開放不斷提速,制度創新成果迭出。前海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新起點,新高度,前海將繼續精耕細作,努力把習近平總書記擘畫的宏偉藍圖變成生動實踐和美好現實。
Copyright © 深圳前海在線商務服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責聲明 粵ICP備191427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