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深秋,南粵大地,果實累累;珠江潮涌,前海澎湃,生機勃勃。
作為“特區中的特區”,前海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級戰略平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三次來到前海,親自為前海的改革發展把脈定向。10年來,前海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一張白紙,從零開始,畫出最美最好的圖畫,實現一年一個樣的驚人變化,成為最濃縮最精華的核心引擎。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加快建設貿易強國,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系。
邁向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目前,前海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和重大原則,扛起前海的歷史使命,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全面深化改革創新試驗平臺,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不斷構建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全力做好深港合作大文章
前海,是時代所選。“依托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這是前海的總定位。
漫步前海,濃濃“港味”撲面而來,港人發展環境全面提升。今年7月,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北區開園,拓展青年創業空間至13.9萬平方米,“創夢”空間擴展至3倍。
夢工場北區以創業圓夢加速區為定位,主要向成長性好、創新性強、發展佳、潛力大的企業開放,吸引大批香港創業團隊入駐。作為創博匯(深圳)孵化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香港青年劉佳在夢工場北區有近6000平方米的辦公空間。他表示,創博匯是夢工場引進的首家聚焦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服務的眾創空間,得益于前海對創業企業扶持政策,已累計孵化創業團隊30家,其中港澳臺創業團隊29家,累計融資總額6000萬元。
越來越多的香港青年看好前海,這里已成為香港青年內地創業第一站。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前海國際人才港等平臺吸引大批香港青年匯聚,在這里追夢圓夢。截至目前,夢工場累計孵化香港創業團隊341家。
“前海擁有非常好的發展機會。”作為一家智慧倉儲技術和機器人技術的服務提供商,前海工業四庫CEO、香港青年創客高諾告訴記者,該公司立足前海,依托整個大灣區輻射中國內地市場的優勢,把產品由香港和海外銷往內地,獲得豐厚利潤回報。
深港合作,舉措更實,對接更密。今年,前海管理局發布惠港“九件實事”,從住房、就業、創業、平臺、金融、科創、落戶、服務、民生等九個方面,為港人港企在前海發展提供全方位支持,包括提供400套人才住房、800個工作崗、逾700萬元創新創業大賽獎金等實實在在的舉措。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市前海管理局與香港財庫局今年9月以聯合公告形式發布推出18條措施,支持前海深港風投創投聯動發展。其中,前海將在前海深港國際金融城內拓展80萬平方米辦公空間,打造創新資本跨境流動便利、科創產業帶動能力突出的深港國際風投創投集聚區。
深港兩地政府同步以聯合公告形式發布產業政策,尚為首次。香港財庫局局長許正宇表示,深港公布“聯合政策包”是一次機制上的突破及創新,18條措施涵蓋范圍廣泛,將為香港私募基金業界提供便利及優惠政策,推動發展深港風投創投聯動機制。他說,香港將與前海共同探索更多金融發展機遇,推動深港更高水平合作,發揮兩地在粵港澳大灣區的“雙引擎”功能。
港企集聚態勢,更加凸顯。前海出臺金融業、專業服務業、商貿物流業、餐飲業等產業政策,支持香港優勢產業發展,比照內企上浮20%享受扶持;推進深港合作重大平臺建設,統籌提供產業空間82萬平方米,已簽約面積港資企業占比28%;新增香港稅務師、導游備案執業,港澳專業人士備案執業范圍擴大到16類。
前海已成與香港關聯度最高、合作最緊密的區域之一,在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始終發揮著“橋頭堡”作用。
制度創新釋放強勁動能
越是壯闊的征程,越需要改革開路,越需要創新引領。
深圳前海,這一新時代的寵兒,已然扎根南粵大地,滿懷激情,奮進在新征程的趕考路上。
制度創新范圍更廣、層次更深。前海堅持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一路大刀闊斧、披荊斬棘、高歌猛進,創造了大量“全國首個”“全國率先”“全國第一”,成為制度創新策源地,先行示范作用持續顯現。目前,前海累計推出制度創新成果725項,在全國復制推廣72項。
今年10月中旬,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推廣借鑒深圳綜合改革試點首批授權事項典型經驗和創新舉措的通知》,對深圳綜合改革試點的新進展新成效進行梳理研究,形成18條典型經驗和創新舉措在全國推廣,前海有7條綜合改革試點經驗位居其中,占比近四成。
事實上,前海創新的“果實”,已化為飽滿的“種子”,播撒全市、全省、全國。目前,山西復制推廣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第一批制度創新經驗137項,已完成117項;第二批41項,已完成24項,以此對接國際高標準投資貿易規則,推進制度開放創新,提高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助推經濟高質量轉型發展。
制度創新,正化作一項項便民舉措,惠及更多企業和市民。這兩天,深圳市東方嘉盛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務專員高攀,正忙著前海產業資金線上申報。隨著“前海助企資金服務平臺”上線,她可以通過該平臺在線交材料,查進度,提交付款申請,實現真正全程無紙化申報辦理,節省了很多時間和相關成本。該平臺上線僅一個月,資金審核流程實現精簡,各節點無縫對接使效率較以往提升20%以上,目前已受理申報達500余宗,涉及申報主體220余家、資金逾2.7億元,已下達扶持資金計劃近1.2億元。
科技創新,為前海注入更多發展新動能,吸引大批科創企業和創新載體紛紛落地。《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以下簡稱《前海方案》)賦予前海加快科技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新任務,在現代服務業發展基礎上,疊加科技創新領域的戰略部署,從而激發了前海科技創新活力。“科創中國”大灣區聯合體落戶,國家(深圳·前海)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上線試運行……前海累計建設工程中心、工程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等各類創新載體96家。
營商環境,更加優化。一項項企業服務持續優化,一家家優質企業落地生根,一個個重大項目開花結果……前海利用體制機制改革“紅利”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在前海,工程建設項目“拿地即開工”“一次申請、按需發證”,審批辦理時間由49天壓縮至13天。同時,前海積極推進與港澳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建設“前海港澳e站通”,提供“注冊易”“辦稅易”“社保通”等223項服務,實現香港投資者“足不出香港、一站式”辦理前海政務事項。
“朋友圈”越來越大,“吸睛度”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市場主體選擇前海。據德勤中國評估,前海營商環境躋身全球第一梯隊。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表示,不論是外資港資企業,還是國企央企,以及廣大中小企業,都能在前海公平競爭。他說,“競爭中性”是前海營商環境的最大特點。
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
站上新起點,揚帆向未來。《前海方案》發布一年來,前海金融業對外開放提質增效,法律事務對外開放走向深入,人才集聚效應加速形成,高水平國際合作步伐加快,高水平對外開放成效顯現。
走在前海深港國際金融城,一張張閃耀的國際知名金融機構招牌,比比皆是。啟動不到一年,前海深港國際金融城已簽約入駐超200家金融機構、港資外資機構占3成。
前海構筑金融對外開放“強磁場”,吸引國際一流金融機構紛紛“搶灘”前海。惠理集團有限公司是第一家在中國香港上市的資產管理公司,因業務拓展,2015年在前海注冊成立惠理股權投資管理(深圳)有限公司,乘著前海政策利好,惠理深圳成為深圳較早一批獲得外商投資股權投資企業及合格境內投資企業資格的外商(港資)獨資企業,利用前海政策和營商優勢,業務實現新發展。
“前海作為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利好不斷釋放,打通了深港跨境雙向投資通道,有利于香港及海外投資者通過前海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及內地城市的建設與投資。”惠理深圳負責人盛今說。
目前,法國安盛集團、瑞銀集團、美國PayPal、三菱日聯銀行、意大利忠利保險、大新銀行等一批國際一流金融機構紛紛落子前海。今年上半年,前海金融業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18.1%。
更加開放的金融政策,在前海相繼推出。記者注意到,自《前海方案》發布以來,前海全國率先形成了首批本外幣合一銀行賬戶試點、首批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業務試點,落地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實現“三個首批”金融創新實踐。
法律事務對外開放,篤定前行。最高法出臺支持和保障前海改革開放的意見,適用域外法律、跨境司法協助安排等實現突破;成立全國第一個港澳臺和外國法律查明基地;前海法院選任32名港籍陪審員、16名港澳臺和外籍調解員,受理涉外涉港澳臺商事案件、適用香港法審理案件均居全國基層法院第一;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仲裁中心掛牌成立;深圳國際仲裁院新一屆仲裁員覆蓋114個國家和地區,境外仲裁員568名,以業務合作方式引入國際商會國際仲裁院、新加坡國際調解中心等國際性組織。
加快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前海目光高遠。前海高水平參與國際合作,企業加快境外產業園建設,吉布提自貿區、斯里蘭卡漢班托塔臨港產業園等入駐企業超200家;國際性組織加速集聚,引入國際商會國際仲裁院、新加坡國際調解中心。
大前海,大未來。目前,前海牢牢把握“擴區”和“改革開放”兩個重點,加快推動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邁出堅實步伐,奮力打造成具有強大輻射力的高質量發展引擎。
(作者:深圳特區報記者 吳徐美)
Copyright © 深圳前海在線商務服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責聲明 粵ICP備191427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