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2年前海全球招商大會吸引了全球名企和投資者的目光。會上前海重磅發布“前海全球服務商計劃”,向八大全球服務商發出邀請。活動吸引了一批世界五百強企業、港資企業、央企、產業鏈龍頭企業落戶前海,總投資金額超1200億元,為前海經濟高質量發展再注澎湃動能。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有114家總部企業在此聚集,涵蓋綜合型總部、金融總部、獨角獸總部等諸多類型。可以看到,前海合作區總部經濟,已蔚然成勢,繼而成為推動該區高質量發展、深化深港合作的重要引擎。前海在總部經濟建設賽道上,一直以來都不缺乏“參賽選手”。
WeLab匯立集團中國區總裁潘叡接受南方都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作為前海注冊企業與前海管理局、前海地方金融監管局都有深刻的交流與合作,公司在2020年通過了前海發起的港資綜合性總部企業認定,在貢獻扶持、培育扶持、人才扶持和空間扶持等四個方面都得到了前海的大力支持。受惠于前海的各項惠利政策,集團才能在9年的時間從香港的一家初創企業成長為亞洲區內提供金融科技服務中最重要的品牌之一。公司也是首批連續兩年取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且注冊在前海的金融科技企業。
2013年,WeLab在香港成立,6個月之后,選擇揮師北上,進軍內地市場,并選擇了前海落戶。2017年,WeLab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深圳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在各項政策的加持下,此后有享受市、區級各類研發資助、培育津貼、高新技術企業獎勵、專利申請資助等各類補貼。2018年,隨著深圳創新走向全球,WeLab也開啟了自己的國際化進程。2020年6月,WeLab創新研究中心落戶前海深港基金小鎮新址,借此加深“香港金融+深圳技術”的人才優勢。
一系列舉動背后,隱含了公司多方面的考慮,政策支持是其中重要因素。潘叡表示,前海在金融創新、深港合作、改革創新等多個方面的政策支持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其推出的系列政策覆蓋面廣、扶持力度大,極大程度助力企業發展和科技創新。
“每次新政策的出臺,前海都會組織多次線上、線下的政策宣導會對新政策進行解讀,同時也有專人指導答疑,最大程度幫助企業更好理解政策。在政策申請和審批方面,大部分流程均可純線上申請,且審核通過后才需要線下再提交資料,對企業來說更加便捷和高效。”潘叡告訴記者。
圍繞企業從落戶到后續各類研發自主、貢獻扶持、培育扶持、人才扶持和空間扶持的制度體系,不難看出前海合作區建設總部經濟不止于引進企業,更注重培育層面政策支持。
聚焦深港:系列舉措相繼落地,“港味愈濃”
“我們入駐前海正好趕上了比較好的時機,可以說我們是與前海共同發展起來的,前海從創業環境、交通配套、人才培養等方面都具有天然的優勢。”潘叡向記者表示,選擇前海作為內地啟航的據點,除了地理位置上的考慮外,人才和政策是另外兩個主要的因素。
作為深港合作橋頭堡,前海在推動深港融合、跨境金融創新發展等方面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一系列舉措也相繼落地,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深港國際金融城、國際法務區、國際人才港等深港合作平臺陸續建成啟用,前海的“港”味越來越濃。
作為一家港資企業,WeLab的成長充滿著前海深港合作深化的印記。潘叡表示,十年來,前海打造了一批深港合作平臺,實施了一系列先行先試舉措,推出了六百多項制度創新成果,在金融對外開放、對外貿易、深港融合、科技創新等方面屢屢“破冰”,推動境內外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互聯互通。
她表示,首先,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有很多優秀的金融及風險管理人才,但科技創新人才在當時則相對匱乏,選擇前海可以幫助公司補充科技人才;再者,前海管理局一直切實支持建立深港合作機制和促進深港人才合作,對于前海企業特別是港澳企業給與了大力的政策扶持,讓我們看到了前海對于企業扶持的決心,因此也堅定了我們選擇了前海的信心。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企業成長發展的沃土,也是吸引企業集聚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稅收和人才政策以及對港資企業的支持,都是我們比較看重的方面。”
據了解,前海率先探索“15%”個稅機制改革,在全國首創對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個稅超過15%的部分給予補貼;后又對符合條件的港企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讓稅率降低了10個百分點。
潘叡表示,我們一直深耕數字化金融業務,通過提升智能風控水平、人工智能技術及發展隱私計算等前沿科技,從服務內地市場擴展到向中國香港、印尼、東南亞輸出技術能力,并逐漸發展成為亞洲區內提供金融科技服務中最重要的品牌之一。企業在人才發展、稅收等方面都得到過前海的大力支持;員工也在人才安居保障、個稅及其他港澳青年發展政策上獲得相應的政策惠利。
Copyright © 深圳前海在線商務服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責聲明 粵ICP備191427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