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前海綜合保稅區年度工作會議暨政策宣講會在前海萬科企業公館召開。該會議由前海綜合保稅區管理局主辦,深圳海關、深圳稅務局、深圳市商務局、香港貿發局駐深辦、南山區政府以及相關企業代表參加活動。
前海合作區黨工委副書記、前海管理局常務副局長黃曉鵬在致辭中指出,前海綜保區發展態勢喜人,與企業家們合作共贏恰逢其時、正當其勢,要以深港合作為主線,提升深港貿易市場一體化融合發展水平;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推動綜保區與自貿試驗區、合作區協同發展;以重大項目為支撐,提升高質量發展能級,埋頭苦干、真抓實干,推動前海綜保區發展再上新臺階。
據了解,今年以來,前海積極推動綜合保稅區發展,在海關總署出臺支持前海的18條措施,前海入選“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的政策紅利下,疊加深圳、前海的優勢產業政策,前海綜保區成長為鏈接國際國內的最佳平臺之一。11月,前海推出了“前海全球服務商計劃”,招引、培育8類全球服務商,出臺風投創投、融資租賃、天然氣貿易、跨境電商、涉稅服務、高端智庫等“政策包”,對大型外貿企業、跨境電商、天然氣貿易商、離岸貿易企業、批零企業等實施15%所得稅優惠,給予經營團隊每年最高2000萬元貢獻扶持,支持商貿物流企業創新發展、集聚發展。
外貿增長“逆市飄紅”突破2000億元
根據海關統計,今年前11個月前海綜保區實現在地進出口額約2053億元,同比增長49.6%,外貿規模首次突破2000億元大關,其中出口966.7億元,增長64.4%,進口1086.3億元,增長38.5%。前海通關便利化水平穩居國內第一梯隊,吸引了一批重點企業、項目入區開展跨境電商、保稅物流分撥、保稅檢測維修、保稅研發等業務。
一是重點打造ICT集散中心。發揮前海通關便利政策創新紅利,吸引富森、高通等ICT供應鏈企業、理光通運等上下游企業入駐園區,中興、德州儀器、中電港、超聚變、阿里云等一批ICT企業逐步放量增長。二是積極打造跨境電商集聚區。引導跨境電商企業落地前海,5月以后9610出口在地數據大幅增長。據商務局數據顯示,1-11月前海跨境電商全口徑進出口貨值1960.78億元,其中在地貨值258.49億元,前海綜保區在地貨值219.72億元。印發前海支持跨境電商發展的若干措施。三是全面推動“保稅+”業態創新。推動全市首個保稅研發業務“破冰”,引進世界500強KDP集團旗下綠山電器落地亞太測試中心;推動全市首單保稅飛機租賃業務“破冰”,12月2日深圳航空首架空客A321neo新客機從德國飛抵我市;引導保稅檢測維修業態規范發展,聯合海關、生態環境局印發《深圳前海綜合保稅區保稅維修業務監管工作方案》。四是積極推動倉庫面積擴容,推動南油W7倉庫約15萬平米入市,緩解倉庫緊張問題。五是依托信息技術,推動跨境貿易大數據平臺建設。突破數據壁壘,首次實現深圳海關內網專線直連廣東省政務網,打通數據物理鏈接。
此外,今年前海高標準嚴要求促外貿穩增長,相繼出臺《促進商貿物流業高質量發展辦法》 《疫情紓困若干措施》,發放貿易物流、航運產業扶持資金超7200萬元,累計惠及企業超150家,切實幫助企業降本增效。
會上提出,2023年前海綜合保稅區將圍繞“政策、產業、空間、平臺、環境”五個方面發力,搶抓經濟復蘇機遇 持續推動外貿穩增長。一是加快推動海關總署支持前海深化改革18條支持措施逐項落地。二是加快建設前海跨境電商集聚區,打造ICT物料供應鏈中心,持續引進電子元器件頭部供應鏈企業。推動前海飛機、船舶等租賃業務發展。三是加快推動綜保區二期土地出讓工作,推動申報深圳空港綜合保稅區。四是推動跨境貿易大數據平臺建設,推動電子元器件與集成電路國際交易平臺建設。五是開展園區道路路面、沿線設施等園區環境進行提升。
多領域試點推進深港聯動
今年9月,《海關總署支持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若干措施》(簡稱《若干措施》)正式印發,圍繞深港規則對接、跨境要素流動、深港現代服務業綜合保稅區建設等3個方面提出18條支持措施。這是《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發布周年之際,海關全力支持前海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全面深化改革創新試驗平臺、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的重要舉措。
會上,深圳海關詳細解讀了海關總署支持前海全面深化改革的“18條”措施。
一是多“試點”,推進深港規則對接。試點深港“一單兩報”,簡化企業申報手續;支持與香港特區政府共商共建工作溝通機制,推進兩地檢驗監管規則和檢測標準銜接,試點“一次檢測、一次認證、一體通行”;率先試點自港進口的部分法檢商品檢驗結果采信,試點深港酒類“兩地一檢”模式;依托前海綜合保稅區,探索試點深港規則對接和制度創新等。此外,對接香港生物物質進口許可管理制度,拓展深港衛生檢疫合作,全面推廣口岸往來旅客“一檢雙放”。
二是重“創新”,促進跨境要素流動。保障香港跨境居民特殊用藥需求、便利個人攜帶寵物跨境往返深港、便利港澳企業辦理海關報關單位備案;進一步推動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支持在前海設立口岸、建設國際貿易組合港、開展粵港澳直升機跨境直飛;試點建立進境科研用生物材料正面清單,授權深圳海關開展檢疫審批;助力前海國際會展產業發展,實現深港澳會展業“一展三地”等。
三是深“改革”,打造對外開放高地。突破性提出升級打造具有深港現代服務業特色的綜合保稅區,3個“探索”推動試點更加開放的貿易監管制度。《若干措施》提出依托前海綜合保稅區探索試點深港規則對接和制度創新,探索在圍網內設立為區內生產經營活動配套的消費設施,以ICT等優勢產業項目探索試點海關監管模式改革,推動區域功能向全球供應鏈管理服務型、貿易結算型、資源配置型轉型;順應國內消費升級趨勢,進一步優化進口食品檢驗模式,便利區外免稅品監管倉庫和區內保稅貨物監管倉庫之間實現流轉。
四是育“優勢”,推進戰略項目建設。支持建設跨境貿易大數據服務平臺并提出具體試點應用場景,推動實現跨境數據互聯、單證互認、監管互助;支持建設國家級進出口商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對高新技術產品質量安全風險信息實施分類;支持建設電子元器件和集成電路國際交易中心,為集成電路等高端制造業提供通關便利措施;支持建設大豆離岸現貨市場,優化進境檢驗檢疫等通關模式。同時,打造酒類檢測示范區,搭建服務大灣區的綜合性、高端酒類研究和應用基地;支持建設免稅品集散中心,提高貨物流通銷售效率。
五是強“示范”,推進區域聯動發展。支持前海蛇口自貿片區與前海合作區協同發展,支持符合條件的自貿創新制度在合作區推廣實施,進一步加強綜合保稅區、自貿片區、合作區的空間與產業交互,拓展產業鏈。同時,結合建設全國唯一的“深港現代服務業綜合保稅區”,為深港兩地進一步協同協調發展創造更有利條件。
為鼓勵2022年度在外貿領域取得優異成績的企業,會上分別對獲得外貿規模十強、外貿增長十強、外貿突出貢獻的企業進行授牌。
2022年度前海綜保區外貿規模十強名單
深圳市越海全球電商供應鏈有限公司
深圳市美邦鏈通國際航空物流有限公司
招商局保稅物流有限公司
深圳市朗華物流有限公司
深圳市全運通保稅物流有限公司
深圳億安倉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
2022年度前海綜保區外貿增長十強名單
深圳市深國際西部物流有限公司
深圳科捷電商供應鏈有限公司
深圳亮鋒物流有限公司
深圳順豐國際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嘉里大通供應鏈(深圳)有限公司
深圳任逍遙國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帝亞吉歐供應鏈(深圳)有限公司
深圳市五洲大通電商服務有限公司
深圳佳達供應鏈有限公司
深圳市鼎豐盛業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2022年度前海綜保區外貿突出貢獻名單
利豐前海供應鏈管理(廣東)有限公司
中免(深圳)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
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
英邁供應鏈服務(深圳)有限公司
深圳東方嘉盛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深圳報關協會
深圳深創建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Copyright © 深圳前海在線商務服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責聲明 粵ICP備191427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