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訊(記者/張瑋)2023年深圳將審議法規34件,包括制定和修改深圳經濟特區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條例、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條例、光明科學城發展促進條例等。深圳市七屆人大四次會議上,深圳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駱文智作“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時透露。
“我們將發揮立法在解決高質量發展深層次矛盾、突破改革發展瓶頸方面的重要作用,為深圳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駱文智說,今年深圳將加強重點領域和新興領域立法,制定一批與先行示范區建設相匹配、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相適應、與人民群眾期盼相呼應的經濟特區法規。
駱文智表示,今年擬審議34件法規。其中,繼續審議“光明科學城發展促進條例、自然災害防治條例”等14件;新提交審議20件,包括擬新制定的“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條例、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促進條例、低空經濟產業促進條例、反不正當競爭條例、醫學科學院條例、應急救援條例、職業教育條例”等12件,以及需修改的“深圳經濟特區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條例”等8件。
同時,豐富立法形式,注重開展“小切口”“小快靈”立法,做好“深圳經濟特區外文公示語使用管理條例、城中村居民生活用水用電及燃氣價格管理若干規定”等法規的立法,聚焦立法要解決的最主要問題,突出重點、言簡意賅、有的放矢,增強立法的針對性、適用性、可操作性。
此外,深圳人大還將視察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產業園區和“工業上樓”廠房空間建設、“十四五”重大投資項目建設、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職業教育發展、社康中心建設、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養老機構建設和管理服務、自然生態保育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公園城市建設、深化深港教育醫療合作等情況,開展深圳市"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期評估、“20+8”部分重點產業鏈培育發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等情況專題調研。
“我們將打好監督‘組合拳’,推動監督時點從事后監督向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監督轉變,形成‘全鏈條’監督模式,切實增強監督剛性和實效。”駱文智透露,今年將選擇一些涉及面廣、事關高質量發展大局和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組織市區兩級人大開展聯動監督,實現監督事項貫通、監督資源整合、監督效果倍增,更好發揮監督的整體效應。
Copyright © 深圳前海在線商務服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責聲明 粵ICP備191427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