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吳徐美 實習生 胡清文)“既有真金白銀的資金支持,又有聚集產業鏈的科學布局,以操作性強、針對性強的政策指引,推動資源集聚、人才流通,前海將集合創新要素,輻射粵港澳大灣區,至乃全國、全球,協同香港打造知識產權創新高地。”2月23日,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共同制定的《關于協同打造前海深港知識產權創新高地的十六條措施》(以下簡稱《十六條措施》)在知識產權相關機構、前海港資企業中引發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作為深港首次協同推動知識產權規則銜接,該政策深港合作特色突出,通過四個方面16條舉措,將有力推動深港知識產權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助力前海完善知識產權“鏈式”生態。
加快深港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作為一家以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的企業,《十六條措施》將助力前海打造深港互通平臺,吸引更多香港知識產權機構和香港知識產權專業人才,為科技發展注入更廣闊的資源和空間。”深圳市豐巢科技有限公司法務部總監李嘉瓊告訴記者,豐巢科技目前在全國布局了30萬臺柜機,服務全國200個城市19萬個社區,擁有近4億消費者,自2017年起進行海外銷售布局,目前在11個國家都擁有專利申請,“《十六條措施》通過打造知識產權跨境服務體系,能夠助推企業更好地走出去,形成競爭中有實力、合作中有底氣的發展生態。”李嘉瓊說。
《十六條措施》鼓勵龍頭企業與香港高校及研發中心在前海聯合設立技術轉移中心,開展境外先進技術成果引進轉化、國際創新人才團隊培育、重點產業技術交流合作等工作。李嘉瓊表示,未來,該公司將進一步深化與香港高校的合作,研發更多無人車和機器人等創新產品。
“在《十六條措施》政策利好下,智慧芽能與知識產權服務機構一起,助力前海國際知識產權綜合運營服務中心建設,以行業領先的知識產權數據服務和研發創新工具,幫助區域內科創企業提升研發效率,實現高質量專利運營、管理和保護,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智慧芽聯合創始人關典告訴記者,智慧芽作為一家科技創新和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商,面向知識產權人群提供包括專利數據庫、知識產權管理系統等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已服務全球50多個國家超12000家創新企業和院校科研機構,未來,將依托前海資源,為更多科技創新機構和人群提供服務。
推動知識產權實現市場化價值
2月21日,中國(深圳)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深圳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代辦處)辦理了全國首件香港特區申請人在內地發明專利優先審查,申請人為香港科技大學。“《十六條措施》推出后,我們將迎來更多這樣的業務,讓香港申請人在內地提交的符合資格的發明專利申請可獲優先審查,以保障申請人使用和商品化其發明,助力香港創新科技發展,也為深圳乃至大灣區引入更多創新機構。”該中心副主任張劍說。
“該措施通過推動知識產權規則銜接,讓‘出海’企業充分了解‘游戲規則’,做好風險管理,同時幫助國際機構和企業充分了解我們的創新扶持和合作機制,從而實現知識產權的市場化價值。”紫藤知識產權集團(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楊進說,作為2018年注冊在前海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依托前海政策優勢,該公司實現快速發展,接受委托評估和交易超過100個專利組合超10萬件專利。
Copyright © 深圳前海在線商務服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責聲明 粵ICP備191427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