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3月9日電 題:全國政協委員何杰:建議豐富“跨境理財通”產品供給
記者 朱族英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特別是深港兩地,在金融業如何繼續拓寬更多合作機遇?如何更進一步優化跨境金融體系發展?
出席2023年全國兩會的全國政協委員、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何杰近日接受記者采訪時稱,他在優化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粵港澳大灣區先行先試優化金融數據跨境合規體系等方面,向大會提出建議。
何杰認為,自2021年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以來,目前還存在合格投資產品范圍較窄、南向通投資者門檻過高、業務宣傳受監管規則所限等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何杰建議豐富“跨境理財通”產品供給、適度降低合格投資者門檻、放寬跨境銷售的限制。
何杰說:“此次我主要聚焦優化‘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特別是前海深港金融合作領域。”在前海深港金融合作方面,何杰建議適當放寬商業銀行開展“跨境理財通”跨境銷售的限制,允許參與“跨境理財通”的合格香港金融機構在前海深港國際金融城建立服務中心。
日前,《關于金融支持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意見》正式發布。在何杰看來,《前海意見》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動前海金融改革開放。
“由于深港兩地涉及兩種法律制度、兩種貨幣體系,兩地金融監管制度不同,對于兩地金融的融合發展存在一定的挑戰。此次《前海意見》提出‘支持深港兩地在前海合作區建立緊密的跨境金融監管合作機制和定期會商機制’,是一次全新的嘗試,通過深港兩地金融監管部門的緊密合作,有利于推動深港乃至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監管規則、標準趨同,逐步構建粵港澳大灣區金融融合發展新格局。”何杰說。
在粵港澳大灣區先行先試優化金融數據跨境合規體系方面,何杰認為,順暢高效的數據跨境流動對于高水平對外開放具有重要意義。在這個過程中,跨境數據審查機制、審查流程、審核人員專業性要求等方面仍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何杰建議,在遵守法律法規的前提下,適度放寬“從嚴從緊”的數據出境政策導向,允許條件成熟、具備跨境場景的地區先行先試,持續完善和優化金融數據出境安全審查機制。(完)
Copyright © 深圳前海在線商務服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責聲明 粵ICP備191427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