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近日,由深圳經濟特區研究會主辦、深圳改革開放干部學院承辦的“中國式現代化、灣區融合與高質量發展”專題研討會暨深圳改革開放干部學院前海學術沙龍在前海舉行,研究會理事單位代表、特約理事、會員及多位專家學者參會。就如何通過灣區高度融合、為高質量發展不斷注入新的活力,以及在中國式現代化上作出先行示范,廣深港三地專家展開了交流。
深圳市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吳定海以《開創新時代“四維”深港關系》為題發言。他認為,新時代的深港關系向深度融合全面升級,應當建立深度服務機制、精準學習機制、廣泛合作機制、良性競爭關系。
香港城市大學法律學院教授、香港城市大學公共事務與法律研究中心聯席副主任朱國斌作了《以法律合作與創新推動粵港澳法治灣區建設進程》發言。他建議打造“法治灣區”,通過“法治灣區”建設,塑造灣區法治文化,提升法治文化水準。
深圳市委黨校二級巡視員、深圳社會主義學院副院長譚剛以《深港合作推動世界級灣區建設》為題發言。他認為,深港合作互動明顯提速,建議以深港為極點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打造聯通型、活力型、創新型、開放型、發展型灣區。
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院長、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教授、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何俊志以《完善深港合作的中介機制》為題發言。他建議深圳未來多打造“深港+”社團,并連接其他城市相關社團,使社團的中介作用更加強勁,形成更有活力的協作平臺。
深圳大學法學院教授、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主任鄒平學以《粵港澳大灣區法治環境的根本屬性、基本特點、問題挑戰與優化路徑》為題發言。他認為,法治合作、制度對接、規則銜接成為大灣區優化法治環境的前提性、基礎性、長期性的安排。
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方舟以《新時代下的深港合作的新機遇》為題發言。他認為,新階段的深港更需要關注人的高效便捷流動。
深圳改革開放干部學院副院長陳家喜以《重視公職人員培訓在促進深港融合中的重要作用》為題發言。他建議圍繞北部都會區建設等經濟議題推動深港兩地中層公職人員開展交流互動,進行混班制、跟班制、聯程式、掛職式培訓,將培訓作為推動相關政策落地的重要手段。
深圳市政協副主席、深圳經濟特區研究會會長姜建軍,深圳市政協黨組成員、深圳經濟特區研究會副會長陳林出席活動。深圳經濟特區研究會特約研究員、深圳改革開放干部學院黨委書記、院長陳民致歡迎辭。
Copyright © 深圳前海在線商務服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責聲明 粵ICP備191427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