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研究探索中國式現代化的“廣東實踐”,廣東省委宣傳部牽頭組織開展全省高質量發展調研行,珠海橫琴、深圳前海、廣州南沙是此次調研的重點之一。3月9日—10日,中山大學原副校長、經濟與管理學部主任、嶺南學院院長、廣東決策科學研究院院長、自貿區綜合研究院理事長李善民帶領由中山大學專家組、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組成的調研團隊來到深圳市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深度調研前海高質量發展實踐和探索。
2021年,《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提出,將前海合作區總面積由14.92平方公里擴展至120.56平方公里,明確前海合作區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在“一國兩制”框架下先行先試,推進與港澳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提出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創新試驗平臺、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
“前海的變化‘一年一個樣’。”調研組中不少專家曾多次來到前海,感嘆這里發生的巨變——從一片泥濘灘涂到樹影婆娑、高樓林立,變身國際化城市新中心。
法治建設護航前海開放發展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2022年7月,中共深圳市委印發《法治深圳建設規劃(2021—2025年)》,為高標準建設前海深港國際法務區以及推動深港澳法治探索提供了依據和指引。
在與前海法院、深圳國際仲裁院等司法機構進行的座談會上,調研組圍繞前海的法治建設、法律服務業發展的具體情況與參與的司法機構代表人員展開交流。
調研組與前海合作區的司法機構代表人員座談交流。(來源:調研組供圖)
據悉,前海合作區目前正全力推進跨境商事法律對接,高標準建設前海深港國際法務區“兩中心一高地”即國際商事爭議解決中心、國際法律服務中心和知識產權保護高地。其中,國際商事爭議解決中心聚焦“司法審判+國際仲裁+商事調解”。
據深圳國際仲裁院相關負責人介紹,“深圳國際仲裁院形成三大跨境協同平臺,包括立足香港的華南香港國際仲裁院、立足前海的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仲裁中心以及在福田區的深圳市涉外涉港澳商事一站式多元解紛中心。”
據了解,深圳國際仲裁院的港澳因素十分豐富,包括治理結構港澳化、仲裁員結構港澳化,新一屆1547名仲裁員中香港仲裁員就有151名,占境外仲裁員比例近三成,也包括案件結構、港澳因素港澳化,注重規則銜接的港澳化。
調研組還了解到,在前海合作區內,內地與港澳律師事務所合伙聯營機制改革進展迅速。截至今年2月底,全國16家粵港澳聯營律師事務所已有8家入駐前海,在前海執業的港澳籍律師超過70名。
值得一提的是,廣東省司法廳近期正式印發了《關于在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開展中外律師事務所聯營試點實施辦法》,于3月14日正式實施。
該辦法明確了符合條件的中國律師事務所可與符合條件的外國律師事務所,按協議約定的權利和義務在前海合作區內實行聯營,前海是目前廣東獲準開展中外律所聯營試點的唯一地區。試點工作的開展將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前海法律事務對外開放水平,吸引和聚集更多優秀的境外法律服務人才來粵執業,加快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前海法院不斷推動了跨境商事法律規則銜接、提升法律事務對外開放水平、建設國際投資者可理解可信任的審判體系。截至今年2月,前海法院適用域外法審理案件167件,其中適用香港法裁判的118件。同時,前海法院率先建立了系統規范的香港地區陪審員制度,先后選任了32名香港地區陪審員與法官組成合議庭,審理涉外涉港的商事案件。
同時,前海法院在數字化方面跑出“前海速度”。依托智慧法院的建設,前海法院在涉港澳案件訴訟程序的基礎上,打造訴訟事項全流程審判新模式,全面實現了網上立案、電子送達、遠程視頻委托見證、遠程調解、網上評審和網上執行。據介紹,以往公證查詢需要一個月時間,現在通過在線辦理只需1天就可完成。
“去年一整年,前海法院全流程網絡辦理案件20330件,網上立案20560件,占全部立案總數的90%。我們還自主研發了金融云審和知產云審兩類系統,支持這類案件從立案到開庭到生成裁判全程網上操作。”前海法院相關負責人介紹。
深港合作從“規則銜接”到“機制創新”
在“依托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的戰略定位中,前海全面推進深港合作,打造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橋頭堡”。圍繞如何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過程中通過深港合作率先實施高水平的市場經濟體制,如何在前海推進深港合作協助解決香港深層次的發展問題等話題,調研組與深圳市和前海管理局有關部門進行了深度交流。
調研組與深圳市和前海管理局有關部門座談交流。(來源:調研組供圖)
據了解,前海正在統籌規則銜接、機制對接的政策推進和落實,包括深港之間政府層面聯合制定和發布政策,深港合作的通道、牌照以及前海合作區自身推動的對港服務等。
去年9月,前海管理局和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共同發布《支持前海深港風投創投聯動發展的十八條措施》,這是深港首次采取聯合公告形式對外發布的“政策包”,引發業界熱烈反響。不久前,前海管理局和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共同制定的《關于協同打造前海深港知識產權創新高地的十六條措施》也正式發布實施,標志著深港兩地在知識產權領域的合作邁上新臺階。
日前,人民銀行會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印發《關于金融支持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意見》,提出30條金融改革創新舉措,將全面強化前海合作區國家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范窗口和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試驗區功能,支持香港融入國家金融改革開放新格局,全面推動深港金融市場互融互通。
在政策支持下,前海不斷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全國首批本外幣合一銀行賬戶試點、大灣區首批“跨境理財通”業務在前海落地實施,前海深港國際金融城已簽約入駐200多家金融機構,其中港資、外資占三成。
截至目前,前海累計推出765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全國復制推廣75項,廣東復制推廣82項,深圳復制推廣203項,充分彰顯了“制度創新策源地”和“改革開放試驗田”作用。在中山大學發布的“2021—2022年度中國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指數”中,前海位居首位。
全方位支持港人港企發展
去年,在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之際,前海正式發布“惠港九件實事”,從住房、創業、服務、就業、平臺、科創、金融、落戶、民生九個方面,為港人港企在前海發展提供全方位支持,為港澳青年在深圳發展提供便利化條件,旨在增強港人歸屬感、港企獲得感、港機構參與感。
聚焦于深港合作的硬聯通、軟聯通、心聯通,前海對港資港企提供優惠政策、建設重大合作平臺,舉辦了粵港澳大灣區的青年創業大賽等項目,建設了7000多套人才住房,建設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提供港人港味港服務,孵化了700多家創業團隊,香港團隊占比在一半以上。
今年1月,香港和內地通關后,前海馬不停蹄在香港開展推介活動,誠摯邀請香港及國際人才、企業到前海投資興業、創新創業。
調研組在前海香港商會辦公室看到《港清港楚——港人前海指南》這本藍色小冊子,這是定期更新的面向港人介紹來前海工作創業的指南,以漫畫的形式清晰地給出辦理社保、繳納稅款、注冊公司等具體操作步驟,十分方便。
“整體來看,目前是一個很好的來到內地尤其是前海發展的機遇,前海香港商會定期組織分享會,提供場地和供應鏈等服務,幫助香港居民到前海考察、開辦企業。”前海香港商會餐飲專業委員會相關負責人向調研組介紹。
Copyright © 深圳前海在線商務服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責聲明 粵ICP備191427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