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陳思琦 深圳報道
“推動規則銜接目的是盡可能縮小粵港澳三地制度性差異,克服不利于要素流動的制度瓶頸,為大灣區市場一體化發展創造良好的制度空間?!?月6日,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大灣區辦常務副主任朱偉在粵港澳大灣區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典型案例(第一批)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會上揭曉了20個具有先進性、創新性、示范性的典型案例,深圳市前海合作區首創的“創新跨境商事法律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入選。
法治作為市場經濟良性運行的內在要求與根本保障,基于粵港澳大灣區“一國兩制三法域”的制度性差異,深圳前海不斷探索不同法系、跨境法律規則的銜接與融通,為港資、外資企業投資落戶前海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
2022年,前海實際使用外資58.6億美元,占深圳全市53.5%;實際使用港資56.1億美元,增長3.4%,已擁有港資企業近萬家。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了解到,前海入選案例的主要創新點,是通過“一個突破,兩個支撐,三方聯動”實現跨境商事法律規則銜接機制對接。
“一個突破”即突破了《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需合同具有涉外因素方可適用域外法的規定,運用深圳經濟特區立法權出臺前海合作區條例,允許民商事合同當事人一方為在前海注冊的港澳臺資及外商投資企業協議選擇合同適用的法律。
去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于支持和保障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的意見》,為適用域外法律、跨境司法協助安排等事務提供了更具體的工作指南。
其中明確,支持前海法院申請授權試點探索域外法適用機制,在不違反我國法律基本原則或者不損害國家主權、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允許在前海注冊的港澳臺資及外商投資企業協議選擇域外法解決合同糾紛,或者適用國際條約、國際慣例和國際商事規則化解糾紛。
截至2023年3月,前海法院適用域外法審理案件167件,其中適用香港法審理118件,數量位居全國基層法院第一。
“兩個支撐”指通過前海法院“港區調解”“港區陪審”制度和深圳國際仲裁院聘請香港法律專業人士擔任理事、仲裁員等參與國際仲裁制度保障落實當事人適用境外法的選擇。
“我作為香港執業大律師,曾參與過前海法院的一些調解工作并取得成功,熟悉香港普通法的專家可以列席甚至參與審理一些涉港糾紛。”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梁美芬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經由“港區調解”“港區陪審”的案件,雙方當事人均服從最后審理的結果??捎米约焊煜さ?a href="http://www.shtdsfj.cn/service/qianhaiwaizigongsizhuce.html" target="_blank" title="香港">香港法律解決糾紛,也讓廣大港商更有信心北上投資。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不同法律轄區的國際商事糾紛最常見的解決方式是仲裁。建立跨境仲裁協作和國際仲裁合作新機制有利于進一步與國際市場接軌,降低國際經貿交流的成本。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各省市設立的第一家仲裁機構、粵港澳地區第一家仲裁機構,位于深圳前海的深圳國際仲裁院不斷提升國際化水平,加大仲裁員結構的國際化力度。目前,深圳國際仲裁院有934名仲裁員,覆蓋77個國家和地區,其中96名來自香港地區。
2022年,深圳國際仲裁院受理案件總爭議金額達人民幣1272億元(單位下同),躍居亞洲第一、全球前三。受理涉外案件總爭議金額420億元,個案最高爭議金額239.91億元,個案爭議金額10億元以上的案件數量21個,受理涉外案件覆蓋國家和地區累計138個,均位居全國第一。
此外,“三方聯動”指通過成立粵港澳合伙聯營律師事務所、設立域外法查明專業機構和打造“一帶一路”法治地圖項目為當事人適用境外法提供服務保障和資源支撐。
截至目前,全國16家粵港澳聯營律師事務所已有8家入駐前海。中外律師事務所3月14日起也可在前海實行聯營,前海成為目前廣東獲準開展中國律師事務所與外國律師事務所聯營試點的唯一地區,法律事務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提升。
Copyright © 深圳前海在線商務服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責聲明 粵ICP備191427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