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在香港,在深圳工作,是希望能夠發揮自己作為香港青年的優勢,為深港合作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4月7日下午,“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推進深圳高質量發展”主題宣講活動走進前海,前海稅務局港籍公務員李玉曉聽完90后香港來深創業青年、隨身寶科技聯合創始人郭瑋強的主題演講,感受到了深深地共鳴和認同。她說,來到內地發展,是希望在深圳前海這樣一個深港合作平臺,把個人理想與國家發展戰略緊密連接起來,充分發揮香港和內地的優勢,在無比廣闊的舞臺上實現夢想。
在這場主題宣講活動中,6位宣講員以高質量發展創新理論為指導,從政府、社會、企業等角度,描繪了踐行高質量發展的“前海模式”,展望了前海未來美好圖景,分享了在前海創業、工作的所思所感,為進一步在前海畫出最美最好的圖畫注入精神動能。現場掌聲不斷,氛圍熱烈。
前海是打造彰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磅礴偉力的重要踐行地
百姓宣講團成員、市委黨校(深圳行政學院)政治經濟學教研部主任宋曉東教授在宣講中闡述了高質量發展的理論邏輯與實踐路徑,認為高質量發展理念深刻體現了習近平經濟思想內核。新時代我國經濟基本特征是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宋曉東說,深圳“20+8”產業集群將全面激活技術、數據生產力要素活力,將深圳打造成為全球領先的重要的先進制造業中心。深圳重點歸納的2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細分領域以及8個未來產業重點發展方向,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
宋曉東認為,前海具有發展要素齊備、深港合作緊密、法治環境優越、跨境金融便利、改革創新活躍、對外開放領先、產業政策優惠、未來商機無限八大優勢,是打造彰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磅礴偉力的重要踐行地。
“八制探索”創造性地豐富前海模式
前海合作區黨工委委員、前海管理局副局長王錦俠在宣講中從“形、神、質”三個方面描述了短短13年間前海發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如今,前海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充分發揮了“最濃縮最精華核心引擎”作用。2022年,前海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48.68億元,實際使用外資58.64億美元,占深圳市53.5%、占廣東省的21%,進出口總額達2.58萬億元,注冊港資企業9650家,注冊資本金超過1萬億元。
王錦俠還現場分享了前海“八制探索”的創新舉措:一是“放開限制”,實施比經濟特區還要特殊的先行先試政策;二是“放松管制”,賦予前海較為充分的改革自主權;三是“銜接稅制”,創新實施雙15%所得稅政策;四是“對接法制”,開創不同法系融合發展新路徑;五是“融通規制”,拓展香港專業人才發展新空間;六是“聯通體制”,打造高效集約的國際化管理新模式;七是“暢通機制”,構建緊密務實的深港合作交流機制;八是“融合兩制”,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
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賦能高質量發展
廣東省第十四屆人大代表、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貿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規劃總監吳曉莉在宣講中分享了深圳創建兒童友好城市的實踐探索。2017年,深圳啟動了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試點項目,希望給孩子們營造回歸自然的生活場所、有趣好玩的游戲空間。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把高質量發展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緊密結合起來,為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具體實踐指明了戰略方向。吳曉莉說,深圳首個兒童友好街區百花兒童友好街區從優化安全出行系統、增加兒童游戲場地、建設兒童友好學校、升級改造社區圖書館、打造家庭健康發展服務中心、共建社區花園“百花農場”、注重兒童參與等7個方面,進行了城市公共空間服務設施和場地的適兒化改造,成效明顯,受到參訪深圳的22國使節團盛贊。
“參與兒童友好型城市的建設,從優化城市空間環境到培養創新人才,為深圳的高質量發展增添動力,是建設者的使命和榮光。”吳曉莉說。
港青前海創業實現科技創新夢想
香港90后青年郭瑋強則分享了在前海創業的經歷。研究生從香港科技大學畢業后,郭瑋強進入了香港科學園,在消費電子類領域創業。 “我們發現深圳在世界范圍內都是做硬件最好的地方。” 郭瑋強發現和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在硬件速度、配套、價錢等方面都有優勢,而且有成熟的產業配套,在和創業伙伴在香港高等院校和香港科學園把技術研發基礎打好之后,2016年他們創辦了公司,2017年入駐前海。
幾年來,在深圳成熟的科技產業條件和前海為港人提供的良好創業環境下,他們的企業得到快速發展,開發了多款產品系列,建立了完整個人移動物聯網系統,獲得50多項知識產權及專利,完成了三輪的融資,在2020年成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21年評為深港澳科創百強企業,2022年成為中國百強優秀企業。
“從兩手空空一路走到現在,國家、廣東、深圳在政策上給予了我們非常大的幫助,支持港澳青年來內地城市發展。” 郭瑋強說,未來他們會充分依托香港的研發優勢以及深圳成熟的產業配套,繼續整合粵港澳大灣區不同城市的產業資源做好各個項目。
攻堅克難推動源頭創新
南方科技大學理學院物理系黨委書記、副教授林君浩在宣講中講述了在科研領域和科技成果轉化方面攻堅克難、助推高質量發展的故事。
數據存儲具有數十億美元的廣闊市場,每年以接近20%的速度高速增長,但技術幾乎被外國企業壟斷。在科學研究方面,也面臨著數據增量巨大,硬件架構老舊,存儲能耗比較高的問題。為了實現高效地存儲信息,林君浩團隊提出了基于二維磁性新材料高密度存儲器方案。這種基于二維磁性的存儲器件一旦實現,將全方位推進各種場景的新型應用,例如可戴式設備。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林君浩組建了一支年輕的科研隊伍來攻克各種難題。
“我們努力打好基礎科研關,自主研發核心技術,例如二維材料的大規模通用合成技術,掌握了多項世界紀錄。”林君浩說,團隊也堅持開發前沿尖端科研技術,掌握源頭創新,希望實現材料研發自主創新,掌握核心產業技術。
構建國際法律服務體系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華商林李黎(前海)聯營律師事務所是落地前海的第一家粵港聯營律師事務所。成立9年來,不斷探索涉外法治(體系),培養10余名涉外律師,引進涉外人才(含港澳律師、大灣區律師)20余名,成為我國法治創新的標桿。
該律師事務所執行合伙人丁華文律師在宣講時表示,律所正在探索和推進內地涉外律所“總包”服務模式,由具有涉外法律服務能力的內地律所擔任涉外項目的法律服務總包商,由內地律所通過港澳律師、海外律師的分包管理提供涉外法律服務,降低海外律師因意識形態、法治理念等方面的差異所導致的風險,確保服務質量和效率,培養中國的涉外法治人才。“未來,內地律師、港澳律師和海外律師將通過更為安全和合理的委托服務機制,為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國際化業務、國際化競爭提供全方位、高質量的法律服務保障。”
(原標題《“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推進深圳高質量發展”主題宣講活動走進前海 解碼“前海模式”繪制高質量發展新藍圖 續寫更多新的“春天的故事”》)
(作者:深圳特區報記者 鄭思)
Copyright © 深圳前海在線商務服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責聲明 粵ICP備191427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