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3年4月27日訊(深圳商報記者 范宏韜)8年前,前海蛇口自貿片區正式掛牌成立。在八載歲月里,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積極探索更高水平的改革開放和更深層次的改革創新,在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廣闊舞臺上不懈努力,使片區始終保持著生機勃勃的發展態勢。
外貿進出口總值年均增長23%
據深圳海關統計,前海蛇口自貿片區成立8年來,區內海關備案企業數量突破1萬家,外貿進出口總值由2015年的712億元升至2022年的3046億元,年均增長23%。2022年,實際使用外資55.8億美元,增長3.3%,占深圳市一半以上;前海綜保區進出口額突破2300億元,同比增長49%,總量居全國148個綜保區第6。今年一季度,前海蛇口自貿片區進出口642.8億元,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注入新動能。
為前海貿易投資更加便利化,去年9月,海關總署出臺18條政策,試點深港“一次檢測、一次認證、一體通行”。此外,創新推動大灣區組合港“多港如一港”,累計開通27條組合港線路。
18類港澳專業人士可在前海執業
今年2月,人民銀行等五部門聯合發布“前海金融30條”,深化深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國際金融城累計入駐金融機構270家,港資外資占比30%,持牌金融機構96家。全國首家“雙牌照”銀行、大灣區首家外商獨資基金銷售公司等落戶。在全國率先破冰跨境人民幣貸款業務,前海自由貿易賬戶跨境收支突破4000億元。
“前海金融30條”印發同日,前海管理局與香港商經局聯合發布深港知識產權16條措施,共建前海深港知識產權創新高地。
前海還陸續出臺外資獎勵、產業集聚、總部企業、金融業、商貿物流業、科技創新、專業服務業等八大政策,面向港資港企更是加大傾斜力度,其中產業集聚、金融業、專業服務業、商貿物流業等專項產業政策港資企業比照內企上浮20%享受扶持。
目前,18類港澳專業人士備案即可在前海執業。現在已有51家機構、513位港澳專業人士在前海完成執業備案(登記)。同時,前海正加快推動深港人才規則銜接、機制對接,與香港勞工及福利局、投資推廣署、駐粵辦等部門建立人才工作溝通機制,聯合發布“2023年深港聯合招才引智計劃”。
2022年落地30個世界500強投資項目
眼下,前海已形成一流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發展環境。2022年,前海新落地30個世界500強投資項目,總投資額497億元,現有存續外資企業1.1萬家。
“前海全球服務商”計劃提出,每年提供產業扶持資金不少于10億元,產業空間不少于20萬平方米,啟動建設深港國際風投創投集聚區、天然氣貿易集聚區、融資租賃集聚區、跨境電商集聚區、涉稅服務業集聚區、高端智庫集聚區,全力打造大灣區現代服務業發展核心引擎。
Copyright © 深圳前海在線商務服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責聲明 粵ICP備191427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