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3年4月27日訊(深圳晚報記者 方舟)今日,前海蛇口自貿片區迎來掛牌八周年。位于深圳西部、珠江口東岸的前海蛇口自貿片區,海陸空口岸齊備、地理位置優越、發展空間廣闊。
好風憑借力,揚帆正當時。據深圳海關統計,前海蛇口自貿片區成立八年來,區內海關備案企業數量突破1萬家,外貿進出口總值由2015年的712億元升至2022年的3046億元,年均增長23%。
發展態勢生機勃勃 對外開放水平邁上新臺階
灣區潮涌,前海向前。深晚記者近日在前海看到,桂灣公園綠樹成蔭,幢幢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一片火熱創業場景……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最濃縮、最精華的核心引擎,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動能澎湃,吸引眾多企業前來投資興業。
據統計,前海綜保區進出口額突破2300億元,同比增長49%,總量居全國148個綜保區第六。今年一季度,前海蛇口自貿片區進出口642.8億元,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注入新動能。2022年,前海新落地30個世界500強投資項目,總投資額497億元,現有存續外資企業1.1萬家。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據統計,前海累計推出制度創新成果765項,在全國復制推廣76項。中山大學發布的“2021-2022年度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創新指數”,前海位居前列。
近年來,財政部、海關總署、最高法、最高檢等分別出臺支持前海專項政策,“雙15%”稅收優惠等政策不斷完善。近期,前海管理局與香港商經局聯合發布深港知識產權十六條措施,共建前海深港知識產權創新高地。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全省唯一的中外聯營律師事務所在前海試點;全國14家粵港澳聯營律師事務所7家設立在前海;前海法院成為全國適用香港法裁判案件最多的基層法院;位于前海合作的深圳國際仲裁院受理案件總爭議金額1272億元,躍居亞洲第一、全球前三。
前海還陸續出臺了外資獎勵、產業集聚、總部企業、金融業、商貿物流業、科技創新、專業服務業等八大政策,并且在執行惠企政策中加大對港資港企的傾斜力度——產業集聚、金融業、專業服務業、商貿物流業等專項產業政策,港資企業比照內企上浮20%享受扶持。
此外,前海還推出了“前海全球服務商”計劃,每年提供產業扶持資金不少于10億元,產業空間不少于20萬平方米。去年12月,前海啟動了打造深港國際風投創投集聚區、天然氣貿易企業集聚區、融資租賃集聚區、跨境電商集聚區、涉稅服務業集聚區、高端智庫集聚區等六大集聚區和深圳跨境貿易大數據平臺等相關項目,全力打造大灣區現代服務業發展核心引擎。
從“硬連接”到“心融合”
深港合作更加緊密
18類港澳專業人士備案即可在前海執業,已有51家機構、513位港澳專業人士完成執業備案(登記);首個大灣區“GoGBA港商服務站”在前海揭牌,“前海港澳e站通”遍布港澳,為港澳投資者免費提供238項政務服務;前海蛇口自貿區醫院開辦港澳居民服務中心,獲批“港澳藥械通”試點……目前,前海深港合作已從基礎建設、平臺空間搭建的“硬連接”,轉入規則對接“軟聯通”情感認同的“心融合”階段。
依托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這是前海的總定位。一直以來,前海不斷加大與香港的合作,進行制度創新和規則銜接,吸引眾多港企落地、眾多香港人創業,目前已成為與香港關聯度最高、合作最緊密區域之一,在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發揮了“橋頭堡”作用。
今年2月,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匯管理部門、廣東省等五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金融支持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意見》,進一步深化深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據統計,前海深港國際金融城累計入駐金融機構270家,港資外資占比30%,持牌金融機構96家,前海自由貿易賬戶跨境收支突破4000億元。
規則對接是深港合作的關鍵,海關總署于去年9月發布18條措施,支持前海在跨境數據、兩地溝通機制、法檢商品、衛生檢疫、科研用生物物質、酒類產品等方面的對接規則上先行先試,試點深港“一次檢測、一次認證、一體通行”,促進深港進一步融合發展。
去年11月,前海蛇口自貿片區成功入選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目前正加快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平臺、電子元器件交易中心、跨境貿易大數據平臺等建設,創新推動大灣區組合港“多港如一港”,累計開通27條組合港線路。
Copyright © 深圳前海在線商務服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責聲明 粵ICP備191427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