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廣東省發布粵港澳大灣區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典型案例(第一批),前海首創的“創新跨境商事法律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入選典型案例。
“作為第一批前海招商‘合伙人’,華商林李黎律師事務所親眼見證了前海制度創新的豐碩成果。特別是在遷至法律服務業相對聚集的國際仲裁大廈后,房租享受市場價三折優惠,讓我們受益匪淺。我們將繼續發揮平臺優勢,重點發展涉港澳涉外業務,加強粵港澳大灣區規則對接。”華商林李黎(前海)聯營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敏深有感觸地說。
實際上,將“涉外涉港澳臺知產審判機制創新納入跨境商事法律規則銜接一體推進”,是落實《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支持和保障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的意見》等一系列創新政策結出的碩果。
截至目前,前海累計已推出765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全國復制推廣76項。在《關于推廣借鑒深圳綜合改革試點首批授權事項典型經驗和創新舉措的通知》形成的18條典型經驗和創新舉措中,有7項創新舉措為中央駐深各部門、市直各單位在前海率先試點。而這樣“走心又走實”的創新碩果,在前海幾乎天天上演。
金融改革開放實現多項創新
“《金融支持前海30條》(以下簡稱30條)支持強化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與香港金融管理局‘監管沙盒’協同聯動。因此,針對個人收入核驗流程繁瑣、紙質資料核驗耗時長等問題,我們依托相關稅務數據支持,搭建了‘基于區塊鏈的境外人士收入數字化核驗產品’公共服務平臺?!蔽⒈娿y行相關負責人介紹,從試點期間客戶反饋的情況來看,該平臺有效解決傳統模式下申請收入核驗流程繁瑣、耗時長等問題,在便利用戶金融服務體驗的同時,提升了金融機構風險管理能力。
“30條”發布后,一系列項目不斷在前海加速落地,如境外不落地購匯、人民幣資本金結算、國際保理轉結匯、便利非銀跨境支付、便利香港居民開立內地銀行賬戶、便利境外人士薪酬跨境收付、外資私募股權登記備案等措施。
事實上,除“30條”外,開年至今,前海還出臺了多項重磅政策:《關于協同打造前海深港知識產權創新高地的十六條措施》《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支持金融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關于支持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涉稅服務業創新發展的十八條措施》……密集發布的重磅政策帶來前海金融改革開放創新實現的一系列新突破——前海率先在全國形成了跨境雙向人民幣貸款、跨境雙向發債、跨境雙向本外幣資金池、跨境雙向股權投資、跨境資產轉讓、跨境金融基礎設施等多項業務創新。
正是在一系列創新舉措的推動下,前海的發展動力強勁。今年一季度,前海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7.5億美元,增長15.4%。前海合作區實際使用港資11.85億美元,占深圳市60%,擁有港資企業近萬家。
跨境貿易制度創新取得階段性進展
今年1月,生態環境部公布了最新綜合規劃與政策典型案例,前海推出的“依托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發展綜合保稅維修服務”等兩項成果入選。該成果依托前海綜合保稅區的獨特區位優勢及國家支持保稅維修業務的政策優勢,引入相關企業,推進高起點、高附加值的通訊設備保稅維修業務。
“入駐綜保區不久,我們就收到了前海管理局支持我們在區域內開展倉儲貨物按狀態分類監管試點的復函?!被坶F電子(深圳)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玉嬌說,正是在該復函的支持下,慧镕電子可針對不同的維修服務需求提供配套解決方案。比如,利用全球中心倉非保稅轉保稅方式,解決保稅維修用料難題;通過深圳“東西部港區一體化”及先入區后報關方式,解決維修產品理貨難題;通過外發加工業務,解決保稅維修部分工序加工難題等。
“得益于前海各類惠企政策的幫助支持和補貼,慧镕電子在綜合保稅區內能夠開展國內自產產品的維修,并且能承接保稅及非保稅維修及全球檢測業務。”馬玉嬌介紹,今年4月,慧镕電子保稅檢測維修貨值合計進出口額高達114.58萬美元,同比增長18%。
實際上,在海關總署出臺《關于支持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若干措施》后,前海積極響應,推動吸引了一批重點企業入區開展跨境電商、保稅檢測維修、保稅研發等業務,并在支持建設電子元器件和集成電路國際交易中心、圍網內設立配套服務設施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2022年,前海綜合保稅區進出口額2352億元,同比增長49%,總量居全國148個綜保區第6,前海綜保區也一躍成長為連接國際國內的最佳平臺之一。
加速深港互聯互通 共推大灣區重大平臺建設
“越來越多的香港企業來前海洽談商務合作,更多的香港青年攜家人扎根前海,前海創新為未來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a href="http://www.shtdsfj.cn/" target="_blank" title="前海">前海香港商會副會長謝昊狄說,眾多在前海發展的香港青年,見證了前海從一片灘涂蝶變成為高樓林立的創業熱土,這背后的推動力正源自前海對創新創業的全流程、全周期的政策支持。
謝昊狄所說的“全流程、全周期”政策支持,體現在前海發展的方方面面:
今年4月,前海揭牌了香港人才工作站,主要開展人才聯絡、項目洽談、招才引智、港澳青年招聘等工作,旨在通過線上+線下雙向交互的形式,打通人才服務“最后一公里”。
從推出“惠港九件實事”,為港企港人拓展發展空間并提供優質服務;到出臺《關于支持前海深港國際法務區高端法律服務業集聚的實施辦法(試行)》,推進前海深港國際法務區建設……深港兩座城市正加速進行“硬連接、軟聯通”。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關于支持前海深港風投創投聯動發展的十八條措施》發布,深港金融互聯互通邁上了新臺階。例如,在推動落實面向香港優化前海QFLP試點方面,前海重點落地降低香港投資者準入要求、拓寬投資范圍、支持同一主體開展跨境雙向股權投資、實行試點總量管理、簡化申辦流程、加強閉環管理等措施。截至今年4月,前海港資QFLP管理企業79家,占全市90%,基金規模約66億美元,重點投資于半導體及電子設備、生物醫藥、新能源等“20+8”戰略性新興產業,有效促進資金跨境流動,支撐實體企業發展,前海已經成為大灣區資金聯通最重要的樞紐之一。
一項項改革開放集成創新的生動實踐,為前海建成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強、創新策源能力強、協同發展帶動能力強的高質量發展引擎提供著堅實的制度保障,實踐所結出的累累碩果又時刻推動著前海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更好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一個潛力無限的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正逐漸走向成熟。
Copyright © 深圳前海在線商務服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責聲明 粵ICP備191427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