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海,正有大批香港青年在此創業”、“又一家外資公司在深圳的前海大廈完成辦公區設計”……最近,在《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以下簡稱“前海方案”)發布屆滿兩年之際,境外媒體密集關注前海動向,這里每一處細微的變化,都被境外媒體視作中國持續推進改革開放的縮影。
“深圳是中國在全球化背景下不斷發展的完美典范。在很多方面,深圳展示出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狈坡少e《馬尼拉時報》網站如是說。而作為中國“特區中的特區”,前海的開放活力與制度創新備受國際輿論矚目。外界普遍認為,從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創新試驗平臺及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到建設現代服務業高地及國際化城市新中心,再到助力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及促進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前海聲音”正被世界認真傾聽。
全球超48個國家和地區超過800家媒體關注前海發展
前海被譽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國家級‘試驗田’”。如今,突破與創新、發展與活力,已成為前海的海外形象標志之一。
今年以來,境外媒體對前海的關注程度與日俱增。據參考消息監測顯示,全球約50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800家境外媒體發布前海相關報道。其中“前海金融30條”、“前海深港知識產權十六條措施”、前海消費活力升級,以及前海重大會議等展現前海創新活力的話題與事件,尤其吸引境外媒體關注。
據觀察,在關注前海發展的境外媒體中,不乏全球主流通訊社或在當地頗具影響力的媒體,如歐美地區的美聯社、雅虎財經、道瓊斯新聞網、西班牙埃菲社等,以及亞洲地區的共同社、韓聯社、馬來西亞《光華日報》、澳大利亞媒體“今日悉尼”等??梢哉f,“前海聲音”正傳遍全球。
前海被視為世界觀察中國制度創新“新窗口”
“前海是制度創新之地”,匈牙利《新導報》在報道中稱:“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縱深推進‘軟聯通’,把‘制度之異’變為‘制度之利’。以前海為例,這里推出的大量制度創新成果已在全中國復制推廣?!?/p>
正如這家境外媒體所觀察到的那樣,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區域,前海的開放活力與制度創新能力日漸提升。統計數據顯示,迄今,前海已累計推出至少805項制度創新成果。
境外媒體眼中,前海在多個層面的“制度創新”已輻射各個領域。日本共同社就在有關“前海金融30條”的報道中評價稱:“前海金融行業不斷謀求與國際標準的契合,前海作為中國金融行業開放的實證窗口不斷強調其功能?!蔽靼嘌烂襟w“歐華網”關注到前海人才吸引力的提升,這家境外媒體在報道中稱:“前海管理局攜手香港打造前海深港知識產權創新高地的‘16條措施’,推動大灣區培育科技創新的豐沃土壤?!?/p>
馬來西亞《光華日報》則關注到:“前海發布12條措施吸引港澳優秀人才,從實習就業、創業發展、居住生活等三大方面明確獎勵?!贬槍οM活力升級,澳大利亞媒體“今日悉尼”刊文表示,通過引導高端零售資源加速集聚前海,可“助推深圳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加快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p>
分析人士表示,前海“全維式”制度創新與發展活力,已獲得國際輿論越來越多的“點贊”。前海將“制度創新”視為推進開放的“源動力”。未來,這一制度創新將持續為前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助力“一帶一路”及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前海開放活力獲更多認可
2023年恰逢“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對前海而言,“一帶一路”倡議的縱深推進有利于提升前海自身乃至大灣區的國際競爭力。境外媒體關注到,作為“一帶一路“倡議推進中的一環,前海的開放、創新令其在對外聯通層面發揮著獨特作用。
今年7月,前海成功舉辦了2023大灣區-東盟經濟合作(前海)論壇。期間,粵港澳大灣區和東盟國家的7個經濟合作項目集中簽約,合作內容涉及產業園區建設、數字經濟、農業合作等方面,合同涉及金額121億元人民幣。美聯社、西班牙埃菲社、共同社、馬新社、馬來西亞《星洲日報》、馬來西亞《南洋商報》、《柬華日報》、緬華網等國際主流通訊社及東盟國家媒體對論壇予以高度關注。前海作為論壇舉辦地,在諸多報道中被提及,海外媒體曝光度顯著上升。
在促進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過程中,前海同樣發揮開放優勢。匈牙利《新導報》就刊文稱,前海“為香港企業和人才融入粵港澳大灣區、融入國家發展提供更多機遇?!本惩饷襟w普遍認為,通過對接香港人才、金融、知識產權保護及國際法務服務優勢,前海為香港發展提供更多平臺與機遇。
分析人士表示,伴隨前海制度創新的持續推進,前海或將釋放出更多開放活力。今天,世界傾聽“前海聲音”,未來,“前海聲音”或將影響世界。
Copyright © 深圳前海在線商務服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責聲明 粵ICP備191427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