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蛇口自貿片區自2015年正式掛牌以來,經歷了從荒野灘涂到高樓林立、從人煙寥寥到投資熱土、從“試驗田”到“高產田”的滄桑巨變,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發展。
擦亮制度創新底色
三年前,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在深圳前海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指出,“要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
2021年9月6日,《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發布,賦予前海“一平臺一樞紐”的戰略定位,即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全面深化改革創新試驗平臺,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要求前海緊緊抓住“擴區”和“改革開放”兩個重點,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加快改革創新,打造新時代改革開放“最濃縮最精華的核心引擎”。
《前海方案》發布后,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的制度創新更具活力。今年7月,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發布“2022—2023年度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創新指數”,前海連續6年居中國自貿試驗區首位。
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院長符正平分析,從整體來看,我國自貿區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各地自貿區都注重構建一個與國際高標準規則相對接的開放型法律環境。其中,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創新跨境商事法律規則銜接機制,通過“一個立法突破,兩個裁判支撐,三方聯動”系統集成創新,實現跨境商事法律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在法治信息化建設方面,前海公證處構建了涉外遠程公證辦理協同機制,委托開發了“前海公證云平臺”,具備人臉核驗、電子簽名、數字證書、電子存證、視頻交互等信息技術。
如今,制度創新已成為前海最鮮明的底色。前海合作區建立13年以來累計推出805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78項全國復制推廣,成為“一國兩制”框架下先行先試、引領制度創新的“策源地”。
推進高標準制度型開放
制度創新躍升的數據背后,新一股增長動能在前海加速涌動。
今年6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在有條件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試點對接國際高標準推進制度型開放若干措施》(下稱《若干措施》)以來,前海全面落實國家戰略部署,聚焦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商務人員臨時入境、數字貿易、營商環境等領域,加快構建與國際接軌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在推進高標準制度型開放方面取得了明顯進展。
8月,深圳市政府出臺落實國務院《若干措施》的實施方案及配套任務清單,分解提出7大部分55項具體任務。據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管委會表示,55項任務中既包括落實國務院《若干措施》的規定任務,也包括自我加壓的重點任務,目前已有一批任務落地見效。
據了解,深圳市“實施方案”和“任務清單”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的改革開放綜合試驗平臺作用,聚焦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商務人員臨時入境、數字貿易、營商環境、風險防控,提出落地的試點政策措施和風險防控舉措。
促進貨物貿易創新發展,深圳海關進一步優化海關擔保方式,對自境外進入并按期復運出境的貨物,暫不繳納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對原產地證書出現微小差錯或文件之間的細微差異,給予貨物優惠關稅待遇。對符合條件的空運快運貨物,正常情況下在抵達后6小時內放行等。
促進服務貿易自由便利,其中備受關注的《深圳市境外職業資格便利執業認可清單》,以清單方式公布了6個領域共計20項可在深圳便利執業的境外職業資格目錄。今年擴展至安全、環保領域的境外專業人才,累計已吸引866名境外專業人士來深就業執業。發布支持港澳青年就業創業實施細則,明確實施境外職業技能證書直接采認,建立境外職業技能證書“白名單”制度,獲得“白名單”中證書并在前海就業的港澳等境外專業人才,通過職業技能比照認定后直接為前海企業和居民提供專業服務。
便利商務人員臨時入境,在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工作,且具有博士學位的外籍人才,可直接申請辦理在華永久居留;“雙一流”高校、國際知名高校STEM專業(科學、技術、工程、數學)本科以上學歷的優秀外國學生,在畢業5年內可申請辦理有效期1至3年的私人事務類居留許可。
大力優化營商環境,支持深港兩地征信機構開展跨境交流合作,明確規范仲裁裁決書網上公開工作,加強社會監督,提升仲裁公信力。要求規范履行單一來源采購審批審核程序,規范公告單一來源采購理由等。
多項創新案例被推廣
經梳理發現,深圳市《實施方案》呈現五大特點。首先,全面落實《若干措施》提出的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商務人員臨時入境、數字貿易等各項任務,逐項對標實施,先打通政策堵點實現從0到1見到項目見到案例,隨后迅速提升能級實現突破。
其次,大力推動重點領域自選動作取得進展,立足深港合作優勢,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規則,在服務貿易自由便利、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對現有舉措進行適當延伸,提出加快建設工程管理制度港澳規則銜接改革、擴大港澳職業資格便利執業認可范圍等事項。
在整體提升政策措施水平方面,落實國家對外開放重大舉措,推動探索建設跨境貿易大數據平臺、允許具有博士學位的外籍人才直接申辦在華永久居留等事項。
在高標準提出年度發展目標方面,對每一項任務都提出三年工作目標,如對葡萄酒進口、“雙Q”(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合格境內投資實體QDIE)等項目逐年提出目標,讓開放舉措釋放發展紅利。
前海形成更多制度創新成果,在前海蛇口自貿片區有基礎、有條件的領域加大試點力度,并在自貿試驗區聯動發展區做好復制推廣準備,爭取形成更多制度型開放成果。
數據顯示,2022年,前海地區生產總值達1948.7億元,增長5.2%;關區進出口總額2.58萬億元,同比增長48.6%;實際使用外資58.7億美元,占深圳市53.5%、廣東省21%;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外貿進出口總值達3046億元。今年上半年,前海新推出制度創新成果32項,有4項創新案例或經驗在全國復制推廣。同期,前海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83.1億元、同比增長15.8%,以金融、現代物流、科技服務、信息服務等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達73.7%,發展動能澎湃。
Copyright © 深圳前海在線商務服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責聲明 粵ICP備191427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