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深圳市分局舉行第三季度新聞發布會,相關負責人分別介紹了前三季度金融運行情況、金融支持深圳高質量發展、推進重點區域高水平對外開放、“金融為民”暖心工程等。
深圳市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同比增23.7%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末,深圳市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9.18萬億元,同比增長8.9%;前三季度貸款增加6730.95億元,同比多增1201.76億元。其中,企(事)業單位貸款占各項貸款增量的87.5%,是前三季度貸款增量的主體。截至今年9月末,深圳企(事)業單位本外幣貸款余額5.78萬億元,同比增長13.1%,比各項貸款增速高4.2個百分點。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13.15萬億元,同比增長9.3%;前三季度存款增加8390.30億元,同比多增652.80億元。
信貸結構方面持續優化,深圳銀行機構繼續加大對制造業、普惠小微、科技創新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有力支持深圳經濟高質量發展。截至今年9月末,深圳市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分別增長23.7%、42.3%,比各項貸款增速分別高14.8個、33.4個百分點。普惠小微貸款授信戶數同比增長19.6%;1-9月,新發放普惠小微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75個百分點。
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指導轄內金融機構持續釋放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和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效能,推動企業融資成本穩中有降。2023年1-9月,深圳市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55個百分點,企業貸款利率持續處于歷史低位。
金融支持深圳實體經濟
2023年以來,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持續發揮“政銀會企”四方聯動機制作用,指導金融機構樹立“一視同仁”理念,為民營企業發展提供高質量的金融支持,有力提振民營企業發展信心。截至2023年9月末,深圳私人控股企業貸款余額2.97萬億元,同比增長11.6%,高于各項貸款增速2.7個百分點,余額占企業貸款比重55.6%。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包括建設銀行、微眾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招商銀行、民生銀行等6家銀行普惠小微貸款余額破千億。今年下半年,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聯合市中小企業服務局、市市場監管局,以地方征信平臺為基礎,在“深i企”APP上線“小微通”——深圳小微企業融資暢通工程,征信賦能打造小微企業融資可視化“鏈路”。
深圳金融業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業融資,統籌開展科技創新金融服務能力提升專項行動,持續優化科技創新金融服務信貸政策導向效果評估方案,激勵引導轄內金融機構提升科技信貸強度和專業化服務水平。截至2023年8月末,深圳市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貸款余額同比分別增長30.8%、30.7%;獲貸率分別為48.7%、55.1%,較2022年末分別提高1.3個、1.9個百分點。
“前海30條”項目陸續落地
在持續推進重點區域高水平對外開放方面,深圳有序推動“前海30條”未落地項目落地。目前,“前海30條”涉及人民銀行、外匯局職責的32項政策中,已落地28項,落地率達九成。
“前海30條”已落地項目也在擴面增效。如,推動深圳地方征信平臺與金融機構深度合作,助力中小微企業更好更快獲得信貸融資。截至9月末,深圳地方征信平臺完成12.4億條涉企信用數據的歸集共享,實現深圳400多萬活躍商事主體全覆蓋,助力企業獲得融資1903億元。隨著內地與港澳恢復通關,跨境消費持續升溫,移動電子支付工具極大便利了港澳居民消費,截至2023年9月末,微信香港錢包和港澳版“云閃付”累計交易金額超38億元。
“金融為民”暖人心
2023年以來,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深圳市分局在全市統籌發起“金融為民”暖心工程,涵蓋四大方面十項工作,引導商業銀行和支付機構優服務、推普惠、防風險、促改革。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9月末,深圳市金融機構累計為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4300多萬經營主體減費讓利124億元。同時加強對非法金融活動、異常資金交易的監測,2023年以來,深圳銀行卡“斷卡”線索同比下降約50%,在全國的占比較2022年降低約1.6個百分點。
深圳金融業還創新推動電子錢包跨境使用、數字人民幣、代理見證開戶等金融實踐。截至2023年9月末,通過自助發卡機為香港居民發放粵港澳大灣區數字人民幣硬錢包2.3萬張,落地數字人民幣APP外卡“先充后用”功能,舉辦全國首個數字人民幣“跨境購物節”。深圳市辦理香港居民代理見證開戶量突破30萬戶,累計交易超過158億元,約占大灣區香港居民代理見證開戶總數、交易金額的九成。
Copyright © 深圳前海在線商務服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責聲明 粵ICP備191427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