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隨著《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以下簡稱《前海方案》)的發布,前海合作區擴區落地,總面積由15平方公里擴展至120平方公里?!按?a href="http://www.shtdsfj.cn/" target="_blank" title="前海">前海”的5大片區包括了原前海合作區(也被稱為“三灣片區”)、蛇口及大小南山片區、寶安中心區及大鏟灣片區、機場及周邊片區、會展新城及海洋新城片區。
《前海方案》發布后,前海迎來發展新機遇,拓展粵港合作新空間,激發改革開放新動能,5大片區生機勃勃的發展態勢愈發彰顯。擁有不同資源要素的5大片區活力競相迸發,奏響了“大前海”發展的“協奏曲”。
桂灣前灣媽灣“三灣”片區
港企港人集聚 夢工場成為深港合作示范性項目
在擴區之前,前海合作區面積為15平方公里,包括了桂灣、前灣、媽灣三個片區(以下簡稱“三灣片區”)。三灣片區最初屬于未開發區域,很多地方還是一片灘涂,所以回顧前海開發建設的歷史,人們常說最初的前海就如同“一張白紙”。前海在一片灘涂上崛起城市新中心,更成為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三灣片區的蝶變是前海故事最精彩的濃縮。
漫步前海三灣片區,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樓改寫了新城的天際線,彰顯出這個嶄新城區向上生長的力量。在不斷改寫的天際線下,前海產業項目全面推進,城市功能配套日趨完善。
前海合作區的全稱為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名稱中已經透露出深港合作、現代服務業兩大重點。三灣片區的發展,生動地體現了這兩大重點。
前海在三灣片區重點規劃的集聚區——深港國際風投創投集聚區,已經吸引了風投創投、私募證券投資、國際資管機構等130家機構入駐,其中不乏港資、外資機構。根據規劃,前海將在前海深港國際金融城內以夢海大道、桂灣四路為縱橫雙軸,統籌兩側優質產業載體,拓展80萬平方米優質產業空間,打造創新資本跨境流動便利、科創產業帶動能力突出的前海深港國際風投創投集聚區。
2023年2月,位于三灣片區的前海國際稅務師大廈正式揭牌。6月,中國注冊稅務師協會“一基地兩委員會”(中稅協國際稅務培訓基地、中稅協國際化發展委員會、中稅協數字化建設委員會)和香港稅務學會聯絡處在前海國際稅務師大廈掛牌。如今,以前海國際稅務師大廈為空間載體,前海正加快打造涉稅服務業集聚區。
涉稅服務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前海涉稅服務業集聚區的打造,將有利于提升深圳涉稅服務業發展能級,賦能大灣區經濟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開放。截至2023年8月底,前海涉稅服務業集聚區已引進16家全國百強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4A及以上稅務師事務所。
前海在規劃建設之初,就全力吸引香港企業和香港人才參與前海發展,因此,三灣片區也成為了前海港企、港人最為集聚的片區。在三灣片區,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被視作是深港合作的一個示范性項目。目前,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已經建成了中區和北區,還在推進南區建設,3個區域的功能定位差異化,共同打造深港青年創新創業的圓夢體系。
夢工場的系列利好政策措施和完善的創新創業生態,吸引了一批又一批香港青年到前海逐夢。在昇騰技術(深圳)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李志峰看來,前海發展環境優越,對港青創新創業的支持力度大,因此許多香港青年到內地發展,首先想到的就是前海。李志峰所在的創業團隊入駐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依托前海的平臺,創業團隊找到了更多優秀的人才,加之貼近內地市場的優勢,公司實現了良好的發展。
蛇口及大小南山片區
瞄準海洋經濟 蛇口國際海洋城加快建設
被譽為“改革開放試管”的蛇口,是改革開放進程中一個充滿故事和傳奇的地方。蛇口,走出了一批改革先鋒人物,探索出了一批全國復制推廣的改革經驗,而融入這片土地中的改革開放精神,對全國的影響更是難以估量。
2015年4月,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圳前海蛇口片區掛牌成立,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包括了前海區塊(15平方公里)和蛇口區塊(13.2平方公里),推動了前海與蛇口的聯動發展。前海擴區后,蛇口及大小南山片區(包含了自貿片區的蛇口區塊)22.89平方公里成為了前海合作區的5大片區之一。
2023年6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在有條件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試點對接國際高標準推進制度型開放的若干措施》。8月,深圳市出臺落實國務院《若干措施》的實施方案及配套任務清單。接下來,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將在推動貨物貿易創新發展、推進服務貿易自由便利、便利商務人員臨時入境、優化營商環境等多個方面,繼續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從港口出發,與世界相連。在蛇口集裝箱碼頭,一臺臺起重機忙碌作業,一輛輛集裝箱車進進出出,貨如輪轉是這里的真實寫照。蛇口港作為深水良港,能容納超大型船舶停靠,是華南地區重要的遠洋船舶航道,這里見證了改革開放后深圳外貿的興盛,并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如今,港口作為載體,在探索與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相銜接的制度體系和監管模式、服務外貿高質量發展上,仍將發揮重要作用。
2023年4月26日,在廣東湛江港寶滿集裝箱碼頭,一批滿載紙制品、小家電等貨物的集裝箱辦結通關手續,通過駁船運至深圳蛇口港,這批貨物將搭上蛇口港國際貨輪發往國外,標志著“大灣區組合港”的“蛇口-湛江”線路正式開通。
目前,蛇口港已與數個大灣區港口開通了組合港航線。作為營商環境創新試點改革項目,在“大灣區組合港”的模式下,貨物可在不同港口間以專線駁船開展跨港區調撥作業,并打破關區壁壘,實現海關業務全程“一站式”辦理,由此大幅壓縮通關時間,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
未來的蛇口,還有更多的精彩值得期待。依托優越的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蛇口國際海洋城的規劃建設正在推進中。蛇口國際海洋城將整合片區資源,聚焦海洋電子信息、海洋高端裝備、智慧港口、海洋文旅等領域發力,謀劃建設赤灣海洋科技產業園、郵輪旅游發展實驗區等,大力發展海洋經濟,打造國際化海洋文化街區和交流門戶。
太子灣郵輪母港、蛇口海上世界、深圳灣濱海休閑帶,蛇口作為濱海特色城區和國際化街區,其獨具特色的生活、游覽體驗一直為人稱道。未來,隨著海洋經濟的培育發展,蛇口將綻放出新的魅力。
寶安中心區及大鏟灣片區
都市核心區組成部分“企鵝島”項目備受關注
珠江口東,前海灣畔,128米高的“灣區之光”摩天輪僅是靜靜矗立,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當夜幕降臨,“灣區之光”點亮,乘坐摩天輪俯瞰這座城,又是別樣的高空浪漫體驗。
“灣區之光”摩天輪所在的寶安中心區,已經崛起成為深圳“都市核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的寶安中心區,城市功能和面貌發生巨變,在統籌生產、生活和生態空間上彰顯大手筆和高品位,總部經濟已經成勢,商貿活躍,公共設施集聚。
位于前海灣畔歡樂港灣的深圳濱海藝術中心,與寶安區圖書館、青少年宮共同組成寶安中心區的三大公共文化設施,成為深圳西部重要的文化地標。
從空中俯瞰,一條潔白明亮的“飄帶”從寶安CBD一路延伸向海,輕盈地串起體育場、圖書館、商務區與濱海水岸,這是寶安中心區的城市紐帶——濱海廊橋。作為連城達海的慢行系統,濱海廊橋沿線包括13處景觀節點、9大特色區段、8種植物主題、8個下沉廣場、6段特色地下街道,構建了流暢、多元、立體的城市公共空間,彰顯著“城市新客廳”的魅力。
隨著前海擴區落地,寶安中心區積極推動前海改革創新經驗的復制推廣,用好用足前海擴區政策,加快培育壯大現代服務業。比如,2023年寶安區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快賦予寶安中心區金融功能,大力發展產業金融、供應鏈金融、風投創投、融資租賃等金融業態。支持北京證券交易所深圳服務基地、深圳證監局中小企業服務中心服務好寶安企業,更好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讓金融“活水”澆灌實體經濟蓬勃發展。
在大鏟灣,隨處可見吊機揮舞機械臂、施工車輛穿行的繁忙景象,被稱為“企鵝島”的騰訊項目就坐落于此。大鏟灣片區擁有稀缺的濱海土地資源,騰訊的進駐,讓大鏟灣的發展被寄予厚望。
近期發布的《大鏟灣北部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草案)》顯示,大鏟灣將依托大鏟灣臨港產業和深圳“互聯網+”未來科技城科技產業優勢,聚焦數字經濟和航運物流兩大產業,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和航運服務產業集群。
今年7月,寶安區政府與鹽田港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攜手推動大鏟灣片區發展。雙方將用好前海平臺大力提升西部海域國際航運綜合服務能力,超前布局基礎設施,推動大鏟灣港區高標準智慧化開發建設,發展高附加值、高科技臨港產業和海洋經濟,全方位支持大鏟灣港產城融合發展。
深圳機場及周邊片區
大前海的“流量擔當” 打造世界級臨空經濟帶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堪稱“大前海”的“流量擔當”。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深圳機場客運業務回升勢頭明顯,上半年客流量位居國內第二,達2436萬人次。在國際航線快速恢復和多領域跨境出行需求帶動下,深圳機場國際及地區旅客量也增幅明顯。
2023年9月,深圳直飛米蘭的洲際航線首航。該航線是繼8月底直飛巴塞羅那航線開通后,深圳機場近期開通的又一條深圳直飛洲際航線。至此,深圳機場今年已累計恢復、拓展20條國際及地區客運航線,便利對外交往的同時,助力深圳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響力的經濟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2023年9月,深圳首條直飛中亞地區的貨運航線開通,由深圳機場飛往土庫曼斯坦首都。至此,深圳機場貨運航線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通航城市增加至16個,促進深圳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的經貿往來,助力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
據悉,該貨運航線開通后,深圳直飛中亞僅需8小時。該貨運航線主要承運電子產品、服裝等產品及其他一般貿易貨物。以往企業發貨前往中亞需要提前3至4天時間將貨物運輸至北京等地的機場,該航線開通后,發運貨物最多只需提前2天運至深圳機場國際貨站即可。
“十四五”期間,深圳將進一步支持深圳機場打造國際航空樞紐,并以深圳機場為載體加快建設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如今,包括順豐智慧物流科技產業基地、京東大灣區智能電商運營物流結算中心等在內的一批重點項目正在加快推進建設。此外,積極推動空港保稅區建設和深圳機場保稅物流中心提容改造,完善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全球跨境快郵集散中心功能,大力發展國際貨物中轉、全球采購分銷。
坐擁深圳機場這一重要樞紐,疊加前海政策和發展利好,機場及周邊片區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機場及周邊片區致力打造世界級臨空經濟帶,接下來將高位統籌機場及周邊區域的規劃建設,謀劃把機場東片區打造成商務總部區、九圍片區打造成國際總部區、立新湖片區打造成科創總部區。
會展新城及海洋新城片區
展會經濟綻放光彩 海洋新城建設起步
前海擴區之后,空間更大,區域功能和產業類型更加豐富。位于會展新城及海洋新城片區的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是深圳進一步發展會展經濟、更好發揮城市輻射帶動作用的重要載體。
作為深圳建市以來最大的單體建筑,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是集展覽、會議、活動、餐飲、商業等于一體的超大型會展綜合體,已建成的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項目一期占地面積達121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60萬平方米,室內展覽面積40萬平方米。
第109屆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粵港澳服務貿易展覽會暨深圳跨境電商展覽會、第35屆國際橡塑展……2023年以來,一系列重磅展會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會展經濟綻放光彩,為前海賺足人氣,吸引國內外客商到此發掘商機。
從區位優勢來看,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靠近深圳寶安國際機場這一國際航空樞紐,非常便利世界各地參展商和采購商往來。而隨著前海“物理擴區”和“政策擴區”的實施,以及深圳申報建設空港綜合保稅區在未來落地,“空港+保稅+會展”的組合發展模式將為大型國際性展會的舉辦創造更加有利條件,釋放前海擴區的乘數效應。
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承載著深圳加快建設國際會展之都的新期待?!?a href="http://www.shtdsfj.cn/" target="_blank" title="前海">前海方案》中提出,依托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推動會展與科技、產業、旅游、消費的融合發展,打造國際一流系列會展品牌。深圳市商務局印發的《深圳市關于建設國際會展之都的若干措施》中提出,充分發揮前海合作區政策優勢,以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為核心,引進和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展會項目,增強國際會展門戶區功能,打造立足灣區、輻射全球的產業會展集聚區。
值得關注的是,2023年7月,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運營方深圳市招華國際會展運營有限公司與知名大型國際會展集團慕尼黑博覽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在深圳市招華國際會展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金橋看來,此次戰略合作簽約意義重大,通過與慕尼黑博覽集團的合作,雙方將全力推動更多國際化、高水平、大規模、在行業內有領先地位的展會落地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提高深圳會展業的國際化程度和產業鏈的現代化水平。同時,展館也將為合作伙伴提供更優質的配套與服務支持,推動更多優質展會項目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大放異彩。
至于納入前海合作區的海洋新城,當前屬于待開發區域,大規模開發建設還處在起步階段,近期主要是圍繞土地“熟化”工程,有序推進片區基礎設施建設及城市開發。
在《深圳市海洋發展規劃(2023-2035年)》中,海洋新城被列為深圳市海洋發展重點片區之一,未來將重點發展海洋高端智能裝備、海洋電子信息(大數據)、海洋新能源、海洋生態環保等新興產業集群,還會依托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發展海洋會議會展及其他海洋現代服務,打造海洋行業信息交流門戶。
Copyright © 深圳前海在線商務服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責聲明 粵ICP備191427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