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企業服務聯盟日前在2023年前海合作區營商環境推介暨民營企業家前海開放日活動中正式成立,首批聯盟成員涵蓋了教育、醫療、金融、法律等多個行業,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中國(深圳)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深圳市前海一帶一路法律服務聯合會等十家聯盟代表被現場授牌。
今后聯盟將不斷整合社會及廣大協會企業等多領域服務資源,聯合為前海企業提供多元化企業服務。當日,深港還聯合發布300個大灣區青年就業崗位,惠企綠通服務體系亦對外發布,助力前海加速打造資本匯聚、企業聚集、人才匯集的“新高地”。
前海合作區黨工委副書記梁珂,前海合作區黨工委委員、前海管理局副局長劉桂林、寶安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朱云等出席活動。
深港聯合發布300個大灣區青年就業崗位
活動以“筑夢前海·益企向未來”為主題,由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寶安區人民政府主辦,香港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香港特區政府駐深聯絡處、香港貿易發展局、深圳市寶安區工商業聯合會協辦。
開發開放13年來,前海始終把全面推進深港合作放在首位,已成為與香港關聯度最高、合作最緊密的區域之一。香港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勞工處副處長何錦標表示,香港特區政府推出的“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面向在香港及大灣區內均有業務的企業,根據香港法例,以不低于月薪18000港元,聘請及派駐大學畢業的香港青年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同時,特區政府按聘用人數,向企業發放每人每月10000港元的津貼,為期最長18個月。
據了解,前海近年來積極探索建設國際人才載體平臺,加快聯合香港高校以多種形式在前海合作區共建新型研發機構,為香港頂尖人才團隊拓寬空間、創造機遇。活動中,深港還聯合發布300個大灣區青年就業崗位。
“在前海,我們可以借助香港的科研資源、風投資源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傳統產業資源,并聯合大灣區的人才輻射優勢,加速產業發展與產品孵化。”入駐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的深圳幻影未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陳國峰說。
活動還為立訊精密等10家“綠通企業”代表頒發“前海惠企綠通禮盒”。前海將針對重點企業及人才,整合企業服務聯盟等多種資源,提供醫療、教育、金融、生活配套、幫辦協辦等30余項特色服務。
協同發展釋放擴區乘數效應
2021年9月,黨中央、國務院印發《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前海合作區總面積由14.92平方公里,擴展到120.56平方公里,增加了蛇口、寶中、機場、海洋新城等4個片區。“擴區”兩年來,前海與寶安持續整合資源優勢,充分釋放擴區的規模與乘數效應,實現前海與寶安一體化發展、攜手共贏。
活動上,前海、寶安企業服務中心就各自營商環境及產業政策展開介紹,分別釋放出各自政策利好,致力于為企業發展培育最好土壤,提供最好服務,給予最好支持。
前海管理局方面表示,該局已推出外資獎勵、產業集聚、總部企業、金融業、商貿物流業、科技創新、專業服務業等多項產業政策。近期發布的《關于促進前海全球服務商集聚發展的若干措施》更是為企業集聚成勢加大砝碼,前海日益成為全球投資熱土、經濟發展要地。下一步,將與寶安區協同,找準企業需求與政策發力點,持續推出更具競爭力產業政策,支持企業搶得先機、贏得主動。
寶安區則構建了“1+3+N”產業政策體系,以《關于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先進制造業強區 全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為核心,成體系推出產業政策,涵蓋制造、軟件、物流、金融、商貿、會展、文化、旅游、體育、建筑等產業,貫穿企業從初創、小升規、規做精、精上市的全生命周期,讓企業發展信心更強、底氣更足、干勁更大。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陣地,前海擁有豐富的政策和制度資源,以及國際化、法治化、市場化營商環境。公司入駐后,獲得包括辦公場地優惠、人才引進等方面的政策支持,特別是在高層次人才和團隊引進上,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更好條件。”影石創新聯合創始人陳永強說。
當日,前海還組織了民營企業開放日活動,邀請企業家乘坐“前海先鋒號”紅色大巴,參觀“從先行先試到先行示范——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展覽”,在前海嘉里中心俯瞰前海城市新中心,在前海石公園合影留念,感受前海發展動能,展望前海全新未來。
Copyright © 深圳前海在線商務服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責聲明 粵ICP備191427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