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積極發揮援受雙方橋梁紐帶作用,經銜接協調,12月8日成功推動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喀什片區分別與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廣州南沙新區片區、深圳前海蛇口片區簽訂合作框架協議。
記者獲悉,框架協議從協同落實國家戰略、提升產業發展能級、優化營商環境水平、雙向交流學習、人才資源共享等方面著手,推動雙方的區位優勢轉化為開放聯動,平臺相通轉化為創新互通,資源互補轉化為產業相融。
合作共建空間廣闊
世界500強企業逾260個投資項目落戶其中,集聚13家港澳臺僑青創基地、600多個港澳創業團隊,南沙國際物流中心建成啟用,中歐、中亞班列貫穿南沙港鐵路……南沙是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對外開放的高地,智慧城市、嶺南特色、田園風格相互映襯,擘畫出未來之城的美好圖景。
在喀什,千年古城不斷涌現出煙火氣、新生力。大江南北的游客絡繹不絕,“瓜果之鄉”朝著農業三產融合的方向不斷前進。新疆自貿試驗區對喀什片區定位是:做大做強外向型經濟,重點發展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紡織服裝制造、電子產品組裝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積極培育國際物流、跨境電商等現代服務業,打造聯通中亞、南亞等市場的商品加工集散基地。
盡管兩地相距逾5000公里,但合作共建卻刻在城市的“基因”中。
——看開放程度,二者都是對外開放的“黃金樞紐”。南沙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是“海絲”前沿,對外貿易總額占廣州近1/3,承載著面向世界深化粵港澳全面合作的使命;喀什有著“五口通八國,一路連歐亞”的美譽,是“陸絲”樞紐,不斷打造為向西開放的橋頭堡,雙方開放合作遙相呼應。
——看產業基礎,二者都是“產業重鎮”。南沙布局建設南沙科學城,汽車制造業產值近兩千億元,集聚1000多家人工智能和生命健康企業,實現國內首個第三代半導體全產業鏈布局,農業總產值去年以126億元居廣州各區之首;喀什特色農業、紡織服裝業基礎堅實,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加工等產業發展如火如荼。
——看生態文化底蘊,二者都是“大美之城”。南沙依山傍海,坐擁萬畝濕地,現代化濱海新城日漸成型;喀什古城現代化的城市群落與質樸的古城土房交相輝映,絲綢之路上的“活體記憶”持續綻放新活力。
“南沙與喀什合作共建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廣州南沙開發區(自貿區南沙片區)黨工委副書記謝偉表示,南沙將積極落實好《合作框架協議》,加強與喀什在產業發展、營商環境、制度創新、人才交流等方面合作,推動雙方的區位優勢轉化為開放聯動、平臺相通轉化為創新互通、資源互補轉化為產業相融,攜手建設更高水平的自貿試驗區,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共同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
雙向聯通雙向賦能
此前印發的《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從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推動對外貿易創新發展、打造開放型特色產業體系等多維度布局。廣東自貿試驗區建設在上述多個領域早已探索,經驗豐富。廣州南沙、深圳前海與喀什簽訂自貿試驗區片區合作協議,合作的發力點在哪?
針對企業投產關心的營商環境方面,廣州南沙開發區(自貿區南沙片區)管委會副總經濟師李芳琪談到,發揮兩地自貿試驗區和綜合保稅區產業優勢,積極開展產業協同合作和聯動創新;探索在喀什聯合中國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基地,共建中亞南亞境外投融資服務平臺;支持企業參加兩地重大展會活動,為企業投資經營和拓展業務提供精準服務。
在規制創新方面,李芳琪表示,將在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加強在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金融創新、政府職能轉變等領域改革創新合作,強化制度創新和互學互鑒。
深圳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管委會副主任袁富勇提到,將支持深圳跨境電商產品搭乘中歐班列經喀什出口業務;支持深圳企業參與加強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建設;完善深圳機場與喀什機場航線安排,優化深圳與新疆周邊國家航路航線網絡銜接。在產業共建方面,將推動金融、物流、科技等優勢領域企業為新疆農牧、能源、制造業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供應鏈降本增效、創新成果轉移轉化等提供資金支持和解決方案。同時也吸引新疆、中亞等地區原油、天然氣等大宗商品在前海聯合交易中心交易。
Copyright © 深圳前海在線商務服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責聲明 粵ICP備191427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