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兌智能亮相2023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圖源:央視新聞 震兌AI
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上,前海日新月異的發展成為代表委員的關注焦點。近三年來,前海屢獲發展機遇:2021年,前海擴區國家戰略重磅實施。合作區面積擴大了7倍,擴展至120.56平方公里;2023年年底,《前海規劃》正式發布,誕生已有13年的前海合作區迎來了戰略定位、發展目標、產業規劃等內容的全面更新。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在前海新藍圖加快落地的同時,早有識時務者已經捷足先登,在這里發展得風生水起。他們中,有的看中這里有輻射全球的國際航運樞紐港,對擴展國際業務具有極大優勢;有的看中前海與寶安的優勢互補,讓海外推廣和研發能夠齊頭并進;還有曾經的寶安學子,海外學成歸來后被前海的火熱建設所吸引,選擇在這里開啟創業夢想。
從0到500 掘金“藍色”經濟新賽道
震兌工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邱伯華
“從2019年9月成立到現在,在短短四年期間,我們從零訂單、零客戶,發展到現在為超過500條大型船舶提供智能系統和服務,擁有46個在國際有影響力的重要客戶。”
2019年,時任中國船舶工業系統工程研究院海洋智能技術創新中心主任的邱伯華,打破“舒適圈”,以一名企業經營者的身份,帶領團隊奔赴深圳。
邱伯華坦言,公司落腳點幾經斟酌。強大的電子信息產業優勢,讓深圳在發展海洋經濟產業最具核心優勢;在區位上,公司所在地處于前海擴區范圍內,離大鏟灣近,又毗鄰香港這一貿易和航運中心,對于擴展國際業務有很大優勢。2019年,以涉海領域智能技術及產品服務為核心業務的震兌在前海寶中片區創立。
“諸多事實證明,當初的選擇是極其正確的。”邱伯華說。白手起家,從最初的零訂單、零客戶,到目前為超過500條大型船舶提供智能系統和服務,震兌的發展詮釋了“深圳速度”。
截至目前,震兌成為英國勞氏船級社首批向全球海事界推薦的AI可靠供應商中唯一的中國企業;掌握超75項專利,成為國內首家可面向所有船型提供全譜系智能產品的涉海智能公司,在全球涉海領域智能系統供應商市場占有率處于領先水平……
從震兌位于前海人壽大廈的辦公室望出去,不遠處大鏟灣碼頭的繁忙一覽無余。作為中國海洋航運領域資深專家,邱伯華的目光則看得更遠。
《前海規劃》提出,依托深圳港西部港區,聯動香港提升航運高端資源配置功能,強化港城融合,共建輻射全球的國際航運樞紐港。
邱伯華表示,未來,前海寶中片區作為震兌的總部和技術研發中心,將借助粵港澳大灣區物流樞紐優勢,推動電子信息產業由陸向海發展;借助香港國際港優勢,作為科技服務中心,將服務粵港澳大灣區智能游艇市場游輪市場并面向國際市場。
借助深港兩地新一輪的發展機遇,實現海洋業務聯動,開啟“藍色”經濟新賽道,是震兌前海故事的新篇章。
港企深圳創業 成就科技輕奢美護產品頂流
“今晚剛收到通知,智掂入選了2024第四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深圳代表企業,將在4月赴海南參會。”電話那頭,周小霞語氣興奮。“這就是在深圳創業帶來的機遇和驚喜,只要產品質量過硬,深圳就給你提供綻放的機會。”
從香港來到深圳工作至今已近17年。2012年,瞄準國內正在日益興起的美護市場,周小霞創立了女性高端輕奢美護品牌GEE·D智掂,從此前設計領域,向著集“設計—制造—品牌”全鏈條經營升級轉型。
“GEE·D智掂,來源于粵語‘至掂’,意思是‘更好的’、‘更成功的’,寓意這公司將用智慧探索更好的設計及品味。”說著一口流利普通話的周小霞,娓娓道來她創立品牌的初心。
依托原有的技術積累和供應鏈優勢,周小霞瞄準女性細分市場,先后推出LED光療面罩、臉部美容儀等各類“小而美”的美護產品。“現在我們已經與華為鴻蒙、中免日上等達成合作,同步通過在Shopee,LAZADA線上渠道直推海外市場。”
“將GEE·D智掂品牌推向IP頂流”,這是周小霞立下的新年目標。而前海正是她開啟新一輪推廣計劃的主陣地。按照她的規劃,今年公司將會加強寶安總部和前海的協同,寶安作為研發和制造總部,同步有意在前海開設品牌展廳,作為一個交流體驗場所,進一步提升品牌影響力。
“我還計劃招募香港青年到公司來實習或者留在深圳工作,一起開拓海內外更大的市場。”周小霞說。而此次在深圳市前海合作區寶安區2024年(香港)經貿交流會上,周小霞將面向海內客商推薦其王牌產品LED光療面罩,不失時機擴銷路,搶市場。
搭建聯誼橋梁 拓展海歸人才“朋友圈”
寶安區政協委員、寶安區海歸協會秘書長張宇懷:我的前海故事和三座橋緊密相連
一座是寶安區的寶城五區天橋。這里記錄了張宇懷作為一名土生土長寶安學子的中小學時光;
一座是牛津大學嘆息橋。2009年,張宇懷從英國牛津大學研究生畢業,這座世界著名的橋梁,見證了他海外求學期間的高光時刻。
而如今,作為廣東省海歸青年聯誼會副會長、深圳市寶安區海歸協會秘書長,張宇懷發揮讓更多海外學子了解大灣區的“橋梁”作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日新月異,我們希望搭建一條彩虹橋,吸引像我一樣的海歸青年投身其中,共同‘追夢’。”
“寶安是我夢想啟航和落地的地方。”張宇懷說。學成回國后,張宇懷先后在普華永道、牛津大學科技轉移中心旗下的深圳艾斯伊斯國際技術轉移中心工作。2020年11月,寶安區海歸協會成立,他擔任副會長兼秘書長。在服務寶安區海歸人才投身社會工作之余,他也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創業伙伴吳昊。兩人一拍即合在前海寶中福永成立星空迅朗——一家致力于空氣凈化的高科技企業。
眼下,大灣區又一座跨海大橋——深中通道即將開通,《前海規劃》等系列政策出臺為人才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政策和服務,各類“軟硬件”搭建起海歸人才與前海之間“雙向奔赴”的便利橋梁,融入前海的發展故事之中。
Copyright © 深圳前海在線商務服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責聲明 粵ICP備191427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