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黨中央、國務院發布實施《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前海面積擴大8倍,“四上”企業數量和固定資產投資分別擴展了8.4倍和2.9倍,既有的產業支持政策同步覆蓋到擴區后的全部區域。區域優勢和政策“紅利”疊加將釋放出強大的乘數效應,為前海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
9月13日上午,深圳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深圳市推進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建設新聞發布會,介紹深圳貫徹落實《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具體舉措和進展成效。
深圳市委副書記、市長覃偉中表示,深圳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前海開發開放的重要論述精神,抓住“擴區”和“改革開放”兩個重點,舉全市之力推進前海大開發、大開放、大發展。
一是聚焦深港合作,堅持依托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努力打造服務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橋頭堡”。堅持把服務香港作為評價前海建設成效的重要標準,深入落實“中央要求”,準確把握“灣區所向”,主動對接“香港所需”,始終竭盡“深圳所能”,深化與香港多領域、深層次深度合作。現代服務業合作方面,研究制定構建前海現代服務業體系的實施方案,加快推進深港國際服務城、專業服務業集聚區等重大載體建設,加強與香港在現代金融、數字時尚、會展經濟、海洋經濟、專業服務等領域合作。特別是加強深港金融領域合作,充分發揮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配合中央有關部委研究出臺支持前海金融發展的政策措施,提升國家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范窗口和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試驗區功能。科技創新合作方面,全力支持香港高校、科研機構、企業在前海設立新型研發機構和重點實驗室,加強與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聯動發展,更好支撐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二是聚焦擴容提質,充分釋放“擴區”的強大規模效應、乘數效應,努力打造“雙區”建設“新引擎”。將統籌推進“物理擴區”和“政策擴區”,一方面用好120.56平方公里的土地空間,立足各片區資源稟賦、發展條件,進一步優化產業空間、重點平臺、重大項目布局,全面提升前海發展能級,加快打造國際化城市新中心。另一方面用好《前海方案》賦予的政策紅利,在落實好現有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基礎上,盡快推動產業促進、金融開放、法律事務、服務貿易等支持政策覆蓋“擴區”后的全部區域。
三是聚焦改革開放,加快建設全面深化改革創新試驗平臺和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努力打造引領制度創新的“策源地”。與港澳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方面,堅持在“一國兩制”框架下先行先試,不斷推出更多“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規三地”創新舉措,努力在推動跨境要素流動便利化、市場標準一體化、服務貿易自由化等方面創造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管理體制創新方面,探索行政區和經濟區適度分離下的新型管理體制,按照“統、分、優、放、協”綜合施策的要求,編制行政區與經濟區“權責清單”。營商環境改革方面,加快出臺前海合作區投資者保護條例,推動實行商事登記確認制,創建信用經濟試驗區,攜手香港建設國際法律服務中心和國際商事爭議解決中心,爭取到2025年前海初步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營商環境。高水平對外開放方面,充分發揮機場、港口、會展中心等優勢,依托前海綜合保稅區實現“空港+會展+保稅”服務高效流轉,不斷增強內外循環鏈接功能,爭取到2025年前海貨物貿易額實現翻番。
四是聚焦社會民生,出臺更多便利港澳居民在前海工作生活新舉措,努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今年已發布實施了進一步便利港澳居民在深發展的“18條”措施,目前前海共吸引3652名香港籍人才,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等累計孵化香港創業團隊245家。接下來將深入實施“灣區通”工程,對接港澳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體系,推進港澳同胞在民生方面享有市民待遇,特別是大力支持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加快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港澳青年之家等建設,為港澳青年拓展更多就業渠道和發展空間,不斷增強港澳青年對祖國的向心力。
深圳將采取哪些具體措施來落實《前海方案》?深圳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敏表示,已經制定出臺的《深圳市推進全面深化前海合作區改革開放的實施方案》包括12個領域、44條措施,并落實落細為203項重點事項,主要包括六個方面:
一是對標世界一流,細化“兩階段”發展目標。到2025年,向港資新出讓產業土地面積占比不少于1/3,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取得重大突破,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引擎作用日益彰顯。到2035年,港籍就業人口大幅增加,營商環境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建成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強、創新策源能力強、協調發展能力強的高質量發展引擎。
二是突出放權賦能,完善擴區后的管理體制機制。加強統籌協調,構建集中統一的治理架構;實施統一規劃,實行土地資源統一管理、產業項目一體實施、開發建設整體推進,系統優化深港合作布局;實施統一監管,建立健全有利于前海合作區發展的綜合執法、市場監管、稅收、統計等管理體系;實施統一政策,推動產業促進、金融開放、法律服務、跨境貿易、人才發展等政策同步覆蓋。
三是激發發展動力,促進深港澳產業聯動發展。現代服務業方面,研究制定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支持建設新型綜合保稅區,高標準建設國際游艇旅游自由港。科技體制機制方面,賦予前海合作區科研人員更大經費管理自主權,加快建設深港數字經濟小鎮,規劃建設海洋新城、蛇口國際海洋城。營商環境方面,加快制定前海合作區投資者保護條例,修訂前海合作區條例,提升港澳跨境政務便利化水平。
四是提升開放水平,深化與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服務貿易方面,支持具有港澳執業資格的金融、稅務、會計、規劃、建筑、旅游、醫療衛生等領域的專業人士在前海合作區試點備案執業。金融開放方面,高水平建設前海深港國際金融城,承接好粵港澳大灣區保險服務中心、大灣區債券平臺等重點項目,推動大灣區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法律事務方面,深化粵港澳合伙聯營律師事務所改革,高標準建設前海深港國際法務區。
五是促進交流交往,聯動港澳高水平參與國際合作。支持以市場化方式發起成立國際性經濟、科技、標準、人才等組織。建設跨境貿易大數據服務平臺,推動與境外港口開展關際合作。高水平建設前海國際高端智庫集聚區,打造粵港澳研究基地。聯動建設國際貿易組合港,推動沿線國家和地區交流合作。
六是堅持追求卓越,打造國際化城市新中心。建設濱海公共休閑岸線,打造綠色低碳的宜居城區;加快推進港深西部鐵路等重大項目規劃建設,打造暢通便捷的樞紐城區;推動海綿城市、節水型城區建設,打造更為安全的韌性城區;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信息交互樞紐,建設互聯互通的智慧城區。
前海是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前海方案》明確提出“推進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未來前海產業發展方向是什么?如何體現創新發展?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郭子平表示,現代服務業始終是前海不變的發展方向和要求,深圳支持前海大力發展金融、物流、信息、科技和專業服務等方面現代服務業,推動深港產業合作發展能級不斷提升。
一是推動金融業開放發展,深圳將在全力打造國家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范窗口和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試驗區的基礎上,增設更多的專業交易市場,切實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水平,推動深港金融業更高水平互聯互通。
二是加快發展科技服務業,建立“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的全過程創新生態鏈是深圳經濟特區一項創新舉措和經驗做法,未來我們將加快科技發展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不斷探索符合前海自身特點的科技創新的新路徑。
三是推動會展國際化高端化發展,將積極舉辦國際知名展會,培育一批高端產業品牌、國際參展領軍企業和專業展覽人員,探索與港澳聯合辦展、聯合參展的合作新模式。
四是培育壯大現代海洋產業,將圍繞現代海洋服務業集聚區和海洋科技創新高地建設,著力發展海洋高端智能設備、海洋工程裝備、海洋電子信息(大數據)等海洋新興產業,拓展航運金融、航運法務等高端附加值航運服務。
五是推進專業服務業國際化發展。將加快發展法律服務、會計稅務、建筑工程服務、咨詢服務等專業服務,現在有一些專業人士已經落地執業,接下來將吸引更多港澳和國際專業服務機構和人才到前海執業。
六是培育服務業新業態新模式,著力布局工業設計、工業互聯網、數字創意等適合前海發展的新業態,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建立電子元器件亞太集散基地等,著力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
(經濟日報記者 楊陽騰)
Copyright © 深圳前海在線商務服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責聲明 粵ICP備191427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