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納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軒慧
今年文博會設立了粵港澳大灣區專館,集中展示灣區城市群的文創成果。大灣區展館頂部最顯眼的位置,懸掛著一張“前海”的巨幅海報,上面赫然印著“依托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標語,海報下面正是香港參展團的展位。這種安排當然絕非巧合,隨著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公布《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簡稱“前海方案”),服務香港成了評價前海建設成效的重要標準。
從2010年的《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到2014年納入廣東自貿試驗區建設,再到當下的“前海方案”,從“前海概念”到“前海模式”,120.5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個服務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橋頭堡”正在逐漸成形。
如今,已經有很多中國香港設計師,在內地一展所長,也有很多中國香港設計師把工作室、公司注冊在前海,跟內地企業開展深度合作,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總會副主席黃競就是其中之一。黃競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今年40歲出頭,但他來內地工作已經接近20年。他告訴記者,以前,他每天8時半離開香港,不到10時就已經在前海的家居體驗館跟客人喝茶聊天了。
站在港人的角度來看,內地市場有廣大的空間。“這十幾年中國制造從生產技術、產品質量到工業設計都在跟國際接軌。”黃競說,“以前企業喜歡聘請老外設計師,很多時候是出于市場形象的需要。現在很多企業都喜歡聘請香港人來擔任設計師,因為香港人能為企業帶來國際化的元素,也能跟內地的文化更加無縫隙地融合。”
在他看來,兩地間的通勤早已不是問題。“我想以一個過來人的經驗告訴香港的年輕人,要把握好這個機會,到前海來,到灣區各個城市來,尋找適合自己發揮的機遇,反正離家不遠,一旦踏出這一步,就會擁有更廣闊的空間。”
“前海方案”開宗明義提出支持香港經濟社會發展,全文鮮明體現出服務香港的使命,從總體要求到任務舉措的部署始終圍繞著服務香港這條主線。其中備受關注的一點是前海總面積由14.92平方公里擴展至120.56平方公里。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郭萬達認為,開發建設前海合作區的目的之一就是支持香港發展,這次擴容讓香港有更大發展空間。他說:“香港本身空間有限,不僅是地理空間,也包括自身的市場空間。解決香港經濟、民生問題,實際上都跟香港的發展空間有關。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毫無疑問是香港重要的機遇。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的擴區、擴容,包括地理、產業、制度創新空間的擴大,為香港發展提供了更大的舞臺、更寬廣的空間,給了香港的企業、居民尤其是年輕人更多機會。”
據了解,前海現在擴大到120平方公里,把深圳機場、會展新城、海洋新城、寶安中心區、大鏟灣片區等重要區域都納入了“前海”,擴區后有高科技、高端制造、空港、港口等多種元素,相比于此前以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產業形態,將是一個巨大的豐富與擴充,與香港新的定位更好地銜接,從而為香港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
前海新一輪總體發展
規劃建議方案已形成
前海合作區成立11年,從一片灘涂變成深圳經濟發展要地、全球投資熱土,“前海方案”為生機勃勃的前海再次加力賦能。
在不久前召開的深圳市推進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建設新聞發布會上,深圳市委、市政府就明確指出,聚焦深港合作,堅持依托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努力打造服務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橋頭堡”。堅持把服務香港作為評價前海建設成效的重要標準,深入落實“中央要求”,準確把握“灣區所向”,主動對接“香港所需”,始終竭盡“深圳所能”,深化與香港多領域、深層次深度合作。
為了落實“前海方案”,深圳提出了12個方面、44條舉措,將其細化分解成71項重點任務、203項近期重點推進事項。目前前海合作區新一輪總體發展規劃建議方案已經形成,正按程序報送上級部門審議。
這其中透露出的一些新動態,已經讓人非常興奮。比如前海將開展跨境醫療轉介和香港醫療保障異地結算服務試點,一名已經從香港的高校回到深圳做科研多年的學者非常高興地告訴記者,這個問題困擾了他很久,今后如果在內地可以使用香港醫保,相信能解決很多香港高層次人才的后顧之憂,讓他們會選擇回到內地尋找新發展。
郭萬達也表示,香港國際化程度高,前海方案提出前海合作區要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配置全球高端要素資源,“從這個角度來看,前海和香港的連接,能夠成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一個重要節點,在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重要作用”。
郭萬達表示,未來的深港合作,尤其前海與香港的合作有三個方向。
第一個是現代服務業的合作。在金融、物流、旅游、會展、專業服務等一系列現代服務業領域,深港之間還有很大合作空間。
第二是科技創新和高端制造業的拓展。香港有人工智能、大數據、生物醫藥、集成電路、芯片設計、海洋工程等優勢科技行業,但是這些研發最后要轉化成為產業,需要產業基礎支持。前海擴容納入了寶安中心區等地,而寶安制造業基礎雄厚,因此,香港優勢產業在前海將有更大合作發展空間。
第三是跨境服務貿易的創新。在CEPA框架的跨境服務貿易,包括文化、教育、醫療、資格認證、投融資、數據等,重點涉及跨境法律規則的完善。
Copyright © 深圳前海在線商務服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責聲明 粵ICP備191427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