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報訊 (記者 董玉含) 跨越“兩灣一河”,形成“雙城三圈”。近日,隨著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的2021施政報告公布,香港《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發布,深港兩地將深度合作,形成一個超級都市圈引發無限想象。報告建議構建一個占地300平方公里的北部都會區,涵蓋香港元朗區和北區,與一河之隔的深圳形成“雙城三圈”的戰略性布局。在報告中,林鄭月娥提出,北部都會區的整合和擴容工作,會由以鐵路為運輸系統主要骨干所帶動。
五大鐵路工程3個跨越深港邊界
為了實現深港深度合作,《發展策略》中提出了五大重點軌道交通項目,其中一半以上涉及深圳。
其一,修建連接洪水橋/廈村至深圳前海的“港深西部鐵路”。深晚記者梳理獲悉,該項目已經納入廣東省交通十四五規劃中,被稱為“港深西部快軌”。
其二,把正在規劃的香港“北環線”向北延伸,經落馬洲河套地區的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港方園區,接入深圳的新皇崗口岸。新皇崗口岸正在重建中,未來將成為輻射大灣區的超級口岸和綜合交通樞紐。按照規劃,新皇崗口岸交通規劃引入深廣中軸城際軌道、穗莞深城際軌道、地鐵20號線及預留港鐵北環線支線接入條件,連接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光明科學城、寶安國際機場等地區。其中,穗莞深城際機場至前海段已經開建。
其三,將東鐵線延伸到深圳羅湖,并在深圳一方設立“一地兩檢”口岸,在現有的羅湖站和上水站之間增設非過境鐵路服務的新鐵路站,以釋放羅湖/文錦渡以及上水北一帶的發展潛力。
其四,將“北環線”由古洞站向東延伸,接駁羅湖、文錦渡以及香園圍一帶,再南下經過打鼓嶺、皇后山到粉嶺。
此前,據相關報道,港鐵北環線作為西鐵線第二期工程,計劃耗資620億港元(80億美元)。連接新界北和前海的地鐵線路預計將作為該工程的延伸,以支持前海方案的公布。這條線路也將作為往返新界西部的乘客與落馬洲邊境檢查站的連接。該鐵路項目預計將于2025年動工,預計2034年完工。屆時,洪水橋與前海之間的距離約為16公里,預計行車時間為30分鐘。
其五,探討興建尖鼻嘴至白泥自動捷運系統的可行性,以帶動該區和流浮山的發展。
深港7大口岸互聯互通 皇崗、羅湖口岸加快改造
《施政報告》中提到,在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歷程中,深港兩地緊密互動,由西至東建設了七個陸路口岸和相連的交通基建,使兩地有條件跨越后海灣、大鵬灣和深圳河而相互連接,形成“雙城三圈”的都市空間格局。深圳是香港進入大灣區腹地的陸路門戶。每日來往香港與深圳的居民持續增加,出行目的都以消閑、探親、公干、上班、上學為主。“港中有深、深中有港”的發展態勢經已形成。
的確如此,除了現行的香港東鐵線、廣深港客運專線之外,深港兩地居民通行主要依賴口岸通關。深晚記者梳理發現,深圳灣、福田(落馬洲)、皇崗、羅湖、文錦渡、蓮塘(香園圍)、沙頭角7大口岸,已經構筑了從南山、福田、羅湖、鹽田多個方向通達香港的關口,恰好契合香港北部都會區沿線。
深圳也在努力加快口岸的新建改造。比如,正在重建的新皇崗口岸將建成純旅檢口岸。深晚記者了解到,新皇崗口岸聯檢大樓預計2023年底完成主體工程。新皇崗口岸建成后,采用“立體復合”的原則,新口岸出入境大廳和客車查驗場地在新聯檢大樓內實行分層立體布置,不再采用在聯檢樓外進行車輛查驗的老口岸模式。新皇崗口岸2035年設計通關量日均20萬人次、高峰30萬人次,2050年高峰可達40萬人次。
目前,深圳正與港方積極協商在新皇崗口岸實施“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新型通關模式,簡化通關手續,為深港兩地的居民來往出行提供便利。此外,新皇崗口岸由于在深圳一側實施“一地兩檢”,可幫助香港落馬洲管制站釋放出近20萬平方米的用地。
除了新皇崗口岸之外,羅湖口岸改造也被深圳提上了日程。深晚記者從羅湖公布的發展規劃中獲悉,羅湖將打造連接廣深港的戰略要地,大灣區協同發展的發動機。圍繞該目標,下一步將加快推動羅湖火車站和羅湖口岸的改造,同時加快推動實現與香港東鐵的互通。未來,從羅湖到廣州中心區只需65分鐘,到香港中環只需45分鐘。今年初,羅湖提出,將完成深圳火車站與羅湖口岸片區綜合交通樞紐方案設計,加快引入地鐵11號線和香港東鐵。推動蓮塘口岸試點“港車北上”。
深港政府已成立“推動跨界軌道基礎設施建設專班”
在跨境陸路交通方面,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提到,深港政府已成立“推動港深跨界軌道基礎設施建設專班”,共同構建“軌道上的大灣區”。
她表示,粵港兩地政府正全力推進“大橋港車北上不設配額計劃”,待疫情受控和免檢疫“通關”逐步實施后,可讓符合資格的香港私家車經大橋往來香港與廣東省,而無須事先取得常規配額。粵港兩地政府同意計劃可稍后伸延至另一個陸路口岸。
林鄭月娥強調,“北部策略”是首份由香港特區政府編制,跨越深港兩地界線的發展策略和綱領,雖是本地規劃藍圖,但它的基本邏輯卻是呼應“十四五”規劃、大灣區建設及前海擴區等相關國家戰略的。她形容“北部都會區”將是香港境內促進深港合作發展和連接大灣區最重要的地區,通過7個跨境口岸和未來興建港深西部鐵路等,使深港兩地能跨越“兩灣一河”(深圳灣、大鵬灣、深圳河),形成“雙城三圈”的空間格局,幫助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Copyright © 深圳前海在線商務服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責聲明 粵ICP備191427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