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變大了。
9月6日,《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以下簡稱“前海方案”)發布。前海合作區將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全面深化改革創新試驗平臺,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前海合作區發展空間進一步擴展,總面積由14.92平方公里擴展至120.56平方公里。
在業內人士看來,前海大幅擴容是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戰略效應進一步放大的需求。新擴片區的產業尤其是制造業基礎雄厚,為未來深港合作從服務業向多業態、多領域拓展奠定了更為扎實的現實基礎、打開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擴區”和“改革開放”,是這次“前海方案”的兩個重點。方案公布一周后,深圳市官宣:迅速制定12個方面、44條舉措,將“前海方案”細化分解成71項重點任務、203項近期重點推進事項。深圳“大前海”建設開局,迅速吸引了社會各界的目光。對深港雙方而言,“前海方案”都將帶來無限新機遇。
目前在深圳市工匠社科技有限公司擔任香港事務官的周天意對前海表示高度認可:“公司有很多同事和我一樣,從香港來到深圳。這里的制度創新、營商環境、人才補貼等都讓我們感覺到非常給力!”
今天的前海,前期建設已經取得一定成果:制度創新,深港互聯。
站在前海世茂大廈頂層,前海盡收眼底。沿江高速上,車流不息;前海灣里,百舸爭流;前海合作區,生機勃勃。
2010年8月26日,國務院批復同意《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要求前海積極探索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體制機制,為全國現代服務業的創新發展提供新經驗。8月26日,從此被認為是前海的生日;這一天,和深圳經濟特區的生日是同一天。
11年來,作為新時代改革開放重大戰略平臺,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始終堅持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實現“一年一個樣”的大變化,從一片不起眼的灘涂,蝶變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范區建設新引擎。
作為“特區中的特區”,前海堅持“依托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加大與香港的合作,進行制度創新和規則銜接,目前已累計推出645項制度創新成果,吸引了眾多港企落地、眾多香港人來創業。
為深度對接香港所需,前海提出面向香港企業出讓不少于1/3的土地。此外,前海率先試點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兩個15%”稅收體制改革。截至目前,前海合作區累計注冊港資企業1.15萬家,注冊資本1.28萬億元,實際利用港資占前海實際利用外資的92.4%。
除了企業,前海針對港澳人士也出臺了許多優惠便利政策。比如今年1月,國家稅務總局深圳市稅務局率先建立起完備的港澳涉稅專業人才跨境執業制度。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稅務學會前會長龔永德是首批獲得跨境執業資格的香港注冊稅務師。他說,未來相信一定會有更多的香港稅務師到前海執業,利用他們豐富的國際稅收經驗,配合國家發展戰略,為大灣區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貢獻力量。
截至目前,前海企業已吸引3652名香港籍人才;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累計孵化創業團隊524家,其中香港團隊245家。
長期關注前海發展的深圳市前海香港商會副會長黃錦麟認為,“前海方案”給前海帶來了新的廣闊市場。“前海已經發展了11年,此次‘前海方案’出臺,將是前海突破現有空間、產業發展瓶頸的最佳機會。”黃錦麟說。
今天,前海的一分鐘會發生什么?一分鐘,“灣區之光”摩天輪高空旋轉13度;2個自然人有限公司完成審批;前海聯合交易中心交易額1.9萬元;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口岸進出口值277萬元……未來,前海還會創造出更多特區新奇跡。
Copyright © 深圳前海在線商務服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責聲明 粵ICP備191427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