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第十一屆中國華南企業法律論壇、2021前海法智論壇等多個重磅法治活動在深圳前海舉行,共商國際商事爭議解決新趨勢和路徑,深圳國際仲裁院新總部也正式進駐前海。
“法治和改革是‘鳥之兩翼、車之兩輪’,前海成立11年來,深入推進港澳和國際跨境法律規則銜接、機制對接,累計推出150多項具有獨創性、首創性、先進性的法治創新成果。”深圳市委常委、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管委會主任、前海管理局局長、南山區委書記曾湃表示,邁上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新征程的前海,將加快打造國際法律服務中心和國際商事爭議解決中心。
據悉,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第一國際商事法庭、中國(深圳)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深圳國際仲裁院、金融法庭、知識產權法庭、前海法院、前海檢察院、司法鑒定所等一大批法治機構均已在前海聚集。前海也正在推動選擇香港仲裁機構進行仲裁事宜,擬全面實現“港資港法港仲裁”。
“爭取將‘港資港法港仲裁’機制擴展至深圳全域”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粵港澳大灣區健全國際法律服務和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已初顯成效。最高法院國際商事法庭已建立訴訟與調解、仲裁有機銜接的‘一站式’國際商事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深圳國際仲裁院是首批進入該機制的仲裁機構。前海法院‘港區陪審’‘港區調解’、‘一帶一路’法律公共服務平臺,以及深圳國際仲裁院推進機構治理機制國際化等6個國際化改革舉措,均是有益探索。”在第十一屆中國華南企業法律論壇上,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二級大法官陶凱元說。
陶凱元說,最高法院接下來將重點從四方面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具有世界競爭力的營商環境:一是盡快出臺支持和保障前海合作區、橫琴粵澳合作區的司法文件;二是支持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打造多元化國際海事法律服務中心;三是健全國際商事爭議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探索推動粵港澳三地調解、仲裁與訴訟的有效銜接;四是加強粵港澳司法交流與協作,提升區際司法協助安排的實施效能,進一步便利跨境當事人解決爭議。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律政司司長、資深大律師鄭若驊對前海先行先試“港資港法”,突破性允許現時在前海合作區注冊的港資企業在沒有“涉外因素”情況下選用香港法律作為民商事合同適用法,非常贊賞。
“受惠于最近前海的大幅度擴區,適用‘港資港法’的相關企業必然增多。律政司將會積極爭取將‘港資港法港仲裁’機制擴展至深圳以至整個大灣區,讓更多區內的港資企業能選用香港法作為合同的準據法,并可以選擇香港作為仲裁地。”鄭若驊說。
曾湃表示,前海將深入推進跨境規則銜接,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仲裁中心”建設,進一步提升深圳國際仲裁院(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仲裁中心)的仲裁規則、仲裁員結構等的國際化水平。
“鼓勵更多國際商事機構進駐前海”
在“2021前海法智論壇”上,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一級高級法官萬國營指出,近年來,深圳法院在涉外審判機制改革、創新跨境爭議解決和多元解紛方面,積極開展相關試點,努力攻堅一批在司法領域具有重大影響的創新型、引領型、示范型法律服務,形成了全國法院的排頭兵示范效應。
“希望深圳法院未來一是要集思廣益,持續創新跨境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對標世界一流司法標準,深化涉外涉港澳臺商事審判機制改革;二是要全面深化與國際商事規則的銜接對接,拓展前海法院國際商事訴調功能,鼓勵更多的國際商事機構進駐,支持商事調解市場化;三是要進一步完善與港澳司法人才交流機制,努力造就一支既懂國內法律,又懂國際商事規則的司法人才隊伍。”萬國營說。
對于未來如何進一步加強涉外法治建設,曾湃表示,前海將圍繞“四個重大”來推進:一是出臺重大政策,高標準建設前海深港國際法務區;二是建設重大項目,加快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第一國際商事法庭建設,落地一批標志性的涉外法律事務重大項目;三是引進重量級機構,推動世界銀行爭端解決中心等法律機構落戶前海;四是舉辦重大活動,辦好諸如前海法智論壇、中國華南企業法律論壇等品牌活動,將前海打造成為國際法治文化交流的窗口。
Copyright © 深圳前海在線商務服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責聲明 粵ICP備191427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