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前海灣,揚帆新高地。開發建設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是支持香港經濟社會發展、提升粵港澳合作水平、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的重要舉措,對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增強香港同胞對祖國的向心力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前海不斷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生機勃勃”與“人才濟濟”的發展態勢日益凸顯。“到前海去”成為越來越多港人港企和全球人才的選擇。
1
生機勃勃 諸多政策利好吸引各行業人才前海筑夢
從空中俯瞰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8棟建筑構成了繁體字“夢”。據了解,自2014年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開園后,越來越多創新創業青年受前海人才政策吸引而聚集于此。
“創業條件好、政府還能提供各種幫助,這就是深圳前海。”博士畢業于香港理工大學、專注通訊技術和無人機研發的前海微蜂創聯公司CEO姚剛在2016年將公司遷至前海。
當時吸引姚剛的是前海夢工場對創業人才給予的各項優待政策,他稱之為“保姆式”的服務。姚剛告訴深晚記者,自從來到前海夢工場,他們便受到諸多政策的扶持:工商注冊一站式辦理、企業入駐首年辦公場地免費、可申請租金價格低于市場價近半的人才公寓、企業運營之后可在前海打造的平臺上對接各種投資機構等。
從白石洲的城中村,到前海世茂大廈,這是前海手繪科技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來畫”)辦公場地的搬遷史,也是公司的成長史。創始人魏博表示:“2019年搬入前海之前,來畫的估值只有4.3億元,短短一年多躍升至36億元。我們趕上短視頻發展的好時機,同時也受益于前海產業扶持及自身品牌放大效應的疊加。”
來畫成立五年多以來累計融資5億元,并在全國18個城市布局分公司,成為數字創意產業的領軍企業。來畫聯合創始人、董事全倖慧表示:“我們準備再招募100名港澳設計師,助力來畫數字創意的發展,推廣中國IP。”
“到前海去”——越來越多的港澳青年做出了這樣的選擇。12月3日,一年一度的前海粵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大賽落下帷幕,大賽共吸引了1400個項目參賽,其中港澳臺項目近700個,創歷史新高。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前海積極為港澳臺青年提供全方位支持,今年共計為港澳臺青年提供各類專項扶持資金5100多萬元。此外,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等平臺陸續建成,創業空間由4.7萬平方米拓展至12萬平方米。據統計,目前夢工場累計孵化創業團隊共計549家,其中有港澳臺團隊286家。
2
優化完善 一流營商環境助力前海全球“招人”
12月初,前海深港國際金融城又迎來兩位“新朋友”——恒生前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安盛天平保險銷售有限公司總部,前者是首家入駐前海的港資金融總部企業,后者是世界500強企業、全球五大保險集團之一的法國安盛集團旗下公司,以及首批入駐的外資金融機構。據了解,目前已有百余家各類金融機構簽約入駐前海深港國際金融城,其中港資、外資合計占比超30%。
“隨著前海配套設施的日漸完善,以及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最近許多香港金融、保險公司陸續入駐前海深港國際金融城,我們認為這是深港兩地發揮各自優勢,進一步在金融領域加強合作的信號,同時也將為前海帶來大量金融領域的專業人才。”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伙人歐振興告訴深晚記者。
據12月7日德勤中國發布的《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2020-2021年度營商環境藍皮書》顯示:綜合各維度評估結果顯示,前海營商環境已躋身全球營商環境第一梯隊,接近世界一流水平。深晚記者了解到,在評估的13個維度中,前海合作區在“開辦企業、獲得電力、執行合同”3個維度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登記財產、獲得信貸、納稅、跨境貿易、招標投標、政務服務、深港合作”7個維度處于全國領先地位;“辦理施工許可、保護少數投資者、辦理破產”3個維度與國內其他重點城市持平。
記者了解到,未來前海的營商環境還將持續優化——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支持前海“雙15%”所得稅政策延期,優惠目錄擴圍、門檻降低,預計全年新增受惠企業1.2萬戶,減免稅款增加約5億元;前海稅務局推出發票“秒批”等舉措,約3000戶一類企業受益,辦稅時間縮短75%;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前海試點商事主體歇業登記制度,為經營困難企業設“緩沖帶”,進一步降低市場主體維持成本。據統計,今年1至10月,前海合作區實際使用港資39.9億美元,占全市近50%,同比增長20.7%;注冊資本1000萬美元以上的港企累計達2456家。
3
人才濟濟 前海向全球人才發出邀請函
記者獲悉,今年以來,全市各部門在前海試點制度創新成果75項,累計達685項,并出臺了多項支持政策,成效顯著——創新推出國際中轉集拼物流模式,海運集拼分撥全球貨物價值超200億元;推動實施粵港澳新型研發機構支持計劃,思謀科技、涂鴉科技、小馬智行等一批創新型企業落戶前海,新興產業注冊企業累計達3.15萬家;搭建中國(深圳)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快速預審平臺,成功推動300余件高質量科技專利申請走向海外。
在推動人才跨境執業方面,全國首家深港澳聯營稅務師事務所落戶前海,前海實現香港注冊建筑師、澳門核數師等14類港澳人才僅需備案即可執業,累計完成382名港澳專業人士執業登記備案;在構建國際人才服務體系上,前海率先實施境外高端緊缺人才個人所得稅財政補貼政策,率先在全市實現外國人才服務“三窗合一”,一站式協助外國人才辦理243項市級、47項前海服務事項;在推動人才管理上,前海率先研究技術移民及外籍人才緊缺職業清單,推動相關成果納入深圳綜合改革試點,并且頒發全省首張外國人積分“中國綠卡”……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前海在招才引才聚才用才方面的發展態勢日益凸顯,成績喜人。
(深圳晚報記者 方舟)
Copyright © 深圳前海在線商務服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責聲明 粵ICP備191427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