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由深圳數據經濟研究院主辦的第四期前海數據經濟大講堂在線上圓滿舉行。本次活動以“元宇宙”為主題,結合國內外元宇宙最新態勢、觀點匯集和階段性研究成果,著重從技術和商業角度對元宇宙的新形態、新業態以及發展趨勢進行分析與觀點分享,共同發掘數字經濟迭代發展的新機遇。
活動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經管學院副教授、深圳數據經濟研究院虛擬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競奇教授主持,活動中,金蝶國際軟件集團高級副總裁、IEEE Fellow張良杰,與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工學院計算機工程助理教授蔡瑋所做的精彩分享,掀起了“元宇宙”的頭腦風暴。這是研、學、產、用四位一體多層次的交流,圍繞元宇宙產業生態、商業價值探索帶來了全新解題思路,全面深入探討各行業在元宇宙領域的最新技術和研究方向,為元宇宙相關企業布局未來提供了可持續發展支撐。
2021年,被稱為元宇宙元年,關于元宇宙的一切雖然尚在爭論中, 但毋庸置疑,元宇宙的時代已經來臨。元宇宙新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數字經濟的特征和趨勢,對數字經濟的發展具有引領意義。
在本次大講堂上,金蝶國際軟件集團高級副總裁、IEEE Fellow張良杰以《商業元宇宙與數字經濟》為題,對“元宇宙的本質”、“商業元宇宙的定義與核心”、“商業元宇宙的發展趨勢與支撐技術”、“數字經濟3.0的展望”進行分享和探討。他認為,元宇宙是虛擬數字空間的集合與鏈接物理世界的一系列互動服務的總稱,具備沉浸式體驗、人性化化身、新技術支撐、數字資產化這4大核心特征。他所提出的“商業元宇宙”概念,是指支撐商業構建、運營、管理、交易、跨平臺協同等全生命周期的元宇宙。其核心是提供沉浸式服務,以提供解決方案或創造價值為目標,在空間、物質、能量可延展的場景下開展一些列互動,其中的服務提供者與消費者,不乏數字3D化身。商業元宇宙也將從單一服務平臺,逐步邁向多服務元宇宙。最后,在對數字經濟的發展趨勢展望中,他提出,如果說數字經濟1.0是以Web為基礎設施發展在線業務,側重電商交易模式;數字經濟2.0則是以云計算為基礎設施發展共享服務業務,側重移動電商交易;那么數字經濟3.0則將以區塊鏈、元宇宙為基礎設施,發展去中心化、沉浸化服務,強化數字貨幣交易模式。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工學院計算機工程助理教授、人云系統實驗室主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純白矩陣虛擬空間(Metaverse)聯合實驗室主任蔡瑋教授就《元宇宙的數字經濟基石》進行分享。在介紹了元宇宙的定義、技術架構、歷史回溯后,他著重提到了支撐元宇宙的底層數字經濟邏輯以及元宇宙所能夠帶來的社會福祉效應,包含可達性、多樣性、平等性、人文性。特別地,他與我們展示了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元宇宙相關項目——校園元宇宙原型。作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純白矩陣Metaverse聯合實驗室主任,蔡瑋教授團隊自2020年起,開始將元宇宙作為重要的研究方向,校園元宇宙原型是一個三層架構,包括基礎層、交互層和生態層。具備用戶生成內容編輯器、交易平臺、代幣經濟系統模擬等,以這樣開創性的工作和新穎的元宇宙示例,展示了正在實施的區塊鏈驅動的大學校園原型,它可以有效地豐富學生和教師的校園生活。依據相關的校園實踐,蔡瑋教授認為,元宇宙的實現離不開算力、通信網絡、區塊鏈等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沉浸式的用戶體驗、數字孿生和內容創造界面帶來的交互,同時還需要在虛擬世界中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系統,通過這三方面的全面建設才能創造出元宇宙。
隨后進行的互動交流環節由王競奇教授主持,嘉賓們圍繞“元宇宙對人類生活的革新”、“區塊鏈與元宇宙的關系”、“如何建立元宇宙的價值體系與運行規則”、“NFT市場”等進行了探討與交流,氣氛熱烈。
目前元宇宙雖仍處于雛形探索期,但相關新理論、預測觀點和技術與商業模式創新已呈百花齊放之勢,是當下全社會關注的熱點之一。如何更好的參與到元宇宙當中?如何在塑造和豐富元宇宙中發揮作用?如何快速的找準自己的定位并且獲取相應的價值?值得我們每個人的更多思考。
前海數據經濟大講堂已進行到第四期,這是一個系列化的學術活動,是深圳數據經濟研究院主辦的公開學術交流活動,圍繞國家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戰略,以數據產權、數據隱私、數據交易、公共數據共享開放與運營等前沿課題為核心,聯合數據經濟領域學術、政策和業界力量組織開展系列學術交流活動,率先打造國內首個面向數據要素市場規劃與建設的學術平臺,依托前海政策制度和產業創新優勢,建立數據要素市場研究智庫。
Copyright © 深圳前海在線商務服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責聲明 粵ICP備191427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