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后,習近平總書記首次離京視察,第一站就來到深圳前海,發出改革開放再出發的最強音。他深情寄語前海:“精耕細作,精雕細琢,一年一個樣,一張白紙,從零開始,畫出最美最好的圖畫。”
牢記總書記囑托,深圳全面支持前海改革開放,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推動前海逐步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最濃縮、最精華的核心引擎。國家稅務總局深圳市稅務局以黨建引領稅收中心工作,從百年黨史中汲取走好新趕考之路的奮進力量,從黨中央對前海的戰略部署中走出稅收先行姿態,力爭將前海打造成為《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以下簡稱《前海方案》)以及中辦、國辦《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落實的“沖鋒舟”、深港合作的“試驗田”、營商環境的“展示廳”、跨區治理的“樣板間”,助力前海勇當先行示范區建設、綜合改革試點“尖兵中的尖兵”,以稅收之筆墨為前海高質量發展增色添彩。
服務“深港合作”助推改革開放“火車頭”
前海作為“特區中的特區”,是“深港合作”中與香港關聯度最高、合作最緊密的區域。近年來,深圳市稅務部門積極謀劃,不斷尋求“深港合作”的政策支點,著力把前海打造成為港澳涉稅專業人員到內地發展“第一站”,于今年1月印發《港澳涉稅專業人士在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圳前海蛇口片區執業管理暫行辦法》,放寬了香港、澳門涉稅專業人士來深執業限制。
為提升港澳涉稅專業人士在前海執業的滿意度,稅務部門推出系列配套服務確保人才留得住,包括掛牌成立政務服務中心,開設登記備案和服務管理專窗;舉辦專場跨境執業政策宣講會,邀請業內專家分享跨境執業經驗并解讀政策,為多方合作提供孵化支持;深度服務在深落地的深港澳聯營稅務師事務所,收集企業對于快速融入大灣區建設的稅收意見、建議,發揮好促進港澳涉稅專業服務融合發展的橋梁作用。
“到深圳工作半年來,我已經深深地愛上了這座城市,正在考慮辦理養老保險,在深圳前海安家立業。”深圳國正鄭鄭稅務師事務所是由港澳投資者共同建立的,該事務所審計經理陳志新來自香港,他發現自從可以在大灣區執業了,不僅獲得很多便利,職業生涯的發展空間也越來越大。截至目前,深圳已有64位港澳涉稅專業人士辦理完成跨境執業登記,5家合資聯營稅務師事務所完成登記。
此外,前海稅務局還大力推進“深港辦稅易”項目平臺建設,梳理105項可在港辦涉稅業務,通過“線下輔導+線上自助”聯動方式,實現港人港企不用離港即可無差別辦理深圳稅費業務。同時,以服務港人港企和國際人士為支點,在辦稅服務廳設立多語種服務專區,突出“港味”、國際范。
賦能產業集群釋放經濟發展新動能
“高端要素集聚、輻射作用突出的現代服務業蓬勃發展。”這是《前海方案》對前海未來發展提出的目標之一。目前,前海已經形成了以金融、現代物流、信息、科技等為主的發展格局,在稅收優惠政策和優質納稅服務助力下,各優勢產業集聚發展,迸發出強勁經濟動能。
深圳市康佳智能電器科技有限公司是前海一家主營智能家電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該公司財務經理吳昕說:“在創業起步階段,我們以一種‘闖’的精神在深圳開辟市場,以‘創’的姿態完成了產品更新迭代,一路走來受到稅務部門和減稅降費政策的大力扶持。”
服務“專精特新”企業,深圳市稅務局用心用情,不但為企業建立成長檔案、實施一戶一策,還開通辦稅“直通車”,全力當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護苗員”。為推動優惠政策扎實落地,前海稅務局還建立稅收優惠政策“主動推、明白享”機制,開發減稅降費計算小程序,幫助納稅人直觀了解紅利賬單,近期還成立對制造業中小微企業辦理延緩繳納部分稅費專項工作組,由“一把手”親自擔任組長,推進政策落實。
此外,前海稅務局將履行稅收職能與黨史學習教育貫通結合,與前海發展實際結合,開展面向轄區各大行業、協會、企業的“大走訪”“大調研”。今年以來,該局已對私募投資基金行業、消費行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供應鏈企業、涉稅專業服務機構及個人等開展走訪調研200余次,并就年納稅額、辦理重點業務等維度開展全局數據篩查,形成12張“重點納稅人”名單,推出定制服務方案、稅費辦理指引、分級分類管理服務辦法等制度和措施,為前海行業發展增添稅收動力。
創新驅動發展打造營商環境升級版
11年砥礪奮進,前海從一片灘涂轉變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摸索出了一條制度創新之路,累計推出645項制度創新成果,在全國復制推廣達65項,其中不乏稅務領域的制度創新成果。
12月7日,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成果發布會舉行,發布了一系列創新成果和有力舉措。其中,深圳市稅務局與前海管理局在簽訂雙方《合作框架協議》的基礎上,推出支持前海建設發展十大稅收創新舉措,包括在前海推行信用稅收3.0版等,受到各界廣泛關注。
信用稅收3.0版,是在前兩年信用稅收1.0、2.0版本的基礎上迭代推出,采集了前海公共信用中心、市場監督管理局、海關等52個部門236項數據,構建以稅務數據為重點、綜合信用數據為依托的指標體系和數據模型,形成企業信用風險分類分級數據庫。基于信用稅收工作成果,前海稅務局對不同信用等級的企業以及審批業務辦理方式進行了分級分類,引入健全智能審批、集中審批和風險管理等制度。其中,信用等級最高的一類企業可獲取“超級白名單”權限,相關申請實現7×24小時自動審批,區塊鏈發票限量限額放寬,實現全程網上辦,同時可享受快速辦稅通道、“稅銀互動”、遠程專場培訓等全鏈條、全周期服務。目前,已有2057戶企業進入了前海稅務局的“超級白名單”,享受相關便利服務。
為促進提升納稅人繳費人辦事體驗,深圳市稅務局還運用互聯網和大數據思維開展辦稅服務數字化轉型,在前海推出了數字人民幣繳稅、遠程辦稅、線上稅企互動等一系列便民舉措。在遠程辦稅項目等措施的推動下,數十項線下業務“搬遷上網”,平均辦理時間縮短為3分鐘,為納稅人提供升級版辦稅體驗。
提升治理效能為新發展格局貢獻稅務智慧
在近日舉行的全國自貿片區創新聯盟第四次制度創新會議上,深圳市稅務局正式發布《稅收服務“一帶一路”“護航”行動計劃(2021~2025)》,著力構建增長友好型稅收環境,以“國際范”稅收服務更多企業“引進來、走出去”。
以稅收視角服務前海發展。深圳市稅務局一方面強化與前海管理局等部門合作共治,深度促進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將征管改革融入政府治理大局,提升稅收治理效能;另一方面,以稅收執法工作為切入點,利用稅收大數據,對重點行業開展風險分析和預警,與各部門共同監管,為前海招商引資、規范行業發展、引進高端人才提供決策參考。
近年來,前海稅務局以“以數治稅”分類精準監管為抓手,重點關注金融、現代物流、商貿等行業,重點攻克跨境稅收等課題;開展前海打虛“藍劍”專項行動,有力打擊眾多主犯、累犯、慣犯等虛假自然人和納稅人;以超級快速風險處理反應機制,著重防范風險隱患,實現風險識別命中率達100%。
與此同時,前海稅務局積極配合前海廉政監督局,助力構建“廉潔前海”工作格局,多次到前海廉政監督局主動匯報黨風廉政建設及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等相關工作情況,強化在制度建設、監督檢查等方面的互通配合,建立互通有無、協作互助的有效機制。該局引入企業代表作為廉政監督員,深入轄區企業開展走訪調研,與前海微眾銀行等重點企業交流探討便捷服務和廉潔共治等方面的問題,營造清正廉潔的干事創業氛圍。
“前海的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為了增強納稅人對稅收政策適用的確定性,服務于地方治理,我們逐步構建全方位問需、精準化解難、規范化管理、前瞻性研究‘四位一體’的稅收政策確定性管理機制。”前海稅務局有關人員介紹,稅務部門通過了解新興產業納稅人政策適用需求,研究制定政策落實方案,打通了政策執行的“最后一公里”。
“我們將對照《前海方案》要求,找到前海稅務的發展密碼、創新密碼。下一步,我們要緊扣中央要求、灣區所向、港澳所需,盡深圳稅務所能,切實強化責任擔當,從助力產業稅源發展、改革創新、提升稅費監管綜合能力等角度,謀劃稅收工作任務,促進稅收現代化與前海高質量發展同頻共振、同向發力,助力前海勇當先行示范區建設、綜合改革試點‘尖兵中的尖兵’。”深圳市稅務局主要負責人表示。
Copyright © 深圳前海在線商務服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責聲明 粵ICP備191427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