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更多稅收創新舉措和成果率先在前海試點推行。”在最近舉辦的深圳市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成果發布會上,國家稅務總局深圳市稅務局與前海管理局在簽訂雙方合作框架協議的基礎上,推出支持前海建設發展十大稅收創新舉措,全面助力前海高質量發展。
發布會上,深圳市稅務局副局長李偉介紹,前海區域稅務部門已被稅務總局列入落實《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的直聯單位,一系列改革試點工作在前海合作區先行先試。支持前海建設發展的十大創新舉措包括:探索開展包容審慎的政策確定性管理,加大稅收服務前海發展政策支持力度,積極支持前海平臺經濟健康發展,率先試點全國通辦涉稅涉費事項,探索建立納稅人繳費人權益保護機制,深化粵港澳稅收合作,探索區塊鏈技術在前海數據共享等領域的運用,推動前海智慧稅務體系建設,建立精準跨境稅務監管機制,持續推動前海信用稅收體系建設等。
作為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標志性載體,前海一直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發展極點。十大稅收創新舉措是深圳市稅務局與前海管理局深入貫徹落實《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以下簡稱《前海方案》)以及《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助力前海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行動。
“一直以來,深圳市稅務部門和前海管理局等部門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在推動前海改革開放的過程中攜手并進。稅務部門的許多稅收制度創新成果都選擇在前海先行落地。”李偉說,十大舉措中,前海數字化信用稅收3.0版正是基于前兩年雙方合作推出的信用稅收1.0、2.0版本迭代升級的全新版本,從第三方數據應用、系統支撐、動態更新、共享共治等方面,完善企業信用評價和分級分類管理服務措施。
據介紹,前海數字化信用稅收3.0對原有信用分級分類規則做了全新升級,首創稅收數據與信用數據高度融合的數據模型。該模型全面歸集了企業納稅、經營、公安、法院等236項數據,設立監管評級、納稅能力等23個評分項和9個調整項,最終形成了能夠真實反映企業“品質”優良的信用等級。稅務部門和前海管理部門針對不同信用等級的納稅人,實施差異化的管理和服務舉措。
守信企業可以享受的便利措施更多了。前海給予一類企業“超級白名單”權限,實名辦稅、異常比對、發票審批等事項無須驗證審核,可直接辦理;為一類企業拓展智能審批應用,探索實現系統自動受理、分派、審核、復核、送達一系列操作,實現7×24小時自動發票審批,審批整體時長縮短了53%;為一類企業提供“點對點”個性化政策解答、數據化精準政策推送、專人專窗專業輔導等信用稅收專享服務,辦稅時間縮短75%以上。
對失信納稅人管理更加到位。前海信用稅收推動管理方式轉變,節約了26%征管力量,使稅務人員將更多精力集中在納稅人辦稅體驗的優化與稅收風險的管控上,既提升了管理效能,又還責還權于納稅人,促進稅法遵從度提高。以信用分類結果為依據,加強前海托管企業風險治理,加大對失信企業的稅收風險監控力度,構建23個風險模型,定期進行大數據掃描并開展風險應對,風險識別命中率達85%以上,讓失信納稅人無處遁形,實現“放得開”的同時又“控得住”。
據了解,深圳市稅務部門將以貫徹落實《前海方案》以及《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為契機和動力,扎實推進支持前海建設發展十大稅收創新舉措的落實落細,繼續努力打造一批重大改革成果,將前海打造成為貫徹落實黨中央戰略部署的“沖鋒舟”、深港合作的“試驗田”、營商環境的“展示廳”、跨區治理的“樣板間”,助力前海勇當先行示范區建設、綜合改革試點“尖兵中的尖兵”。
Copyright © 深圳前海在線商務服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責聲明 粵ICP備191427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