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今起,深圳晚報推出 " 新春走基層 " 專欄,將組織編輯記者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深入基層一線、深入群眾生產生活,報道深圳經濟社會發展新亮點與新氣象,報道基層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對美好生活的熱切期盼,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輿論氛圍。首篇報道走進擴容后的前海合作區,為您呈現生機勃勃熱氣騰騰的前海建設場景。
當新年第一縷陽光照灑在前海這片改革熱土時,注定不尋常的 2022 年也在此時奏響了屬于自己的序章。
南國春來早。新年伊始,前海國際人才港正式對外運營、前海深港國際法務區揭幕、 " 兩城六區一園一場六鎮雙港 " 加速建設、深圳機場南貨運區貨代一號庫等 4 個重點工程集中開工、前海瓏灣國際人才公寓斬獲多個國獎 …… 擴區后的大前海正快馬加鞭,奮力繪出更美、更好的圖畫。
▲前海國際人才港以市場化理念進行專業化運營,圖為一站式服務中心。深圳晚報記者 張焱焱 攝
在前海桂灣片區,步履匆忙的白領們戴口罩穿梭在寫字樓間。整潔的西裝上,一個個有兩行小字 " 已完成第三輪核酸檢測 " 的藍色 " 貼紙 " 格外醒目。夜幕降臨,寫字樓下,臨時核酸采樣點前有序排起隊伍;寫字樓內,燈火依舊,所有人各司其職,為前海的高效運作注入動力。
星光不負趕路人。如今的前海已經成為與香港關聯度最高、合作最緊密的區域之一,在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發揮了 " 橋頭堡 " 作用。德勤中國近日發布的《前海 2020-2021 年度營商環境藍皮書》顯示,前海營商環境已躋身全球第一梯隊,接近世界一流水平。
新年新征程。擴區后的大前海人氣暢旺," 生機勃勃 " 之相不僅是城區形象之變,更源自內生動力的 " 厚積薄發 "," 黃金發展期 " 在矚目與奮斗的努力中如期而至。
近日,深圳晚報記者兵分多路,走進前海,看建設現場,聽創業者說,探重大項目進展 …… 近距離感受前海火熱的建設勢頭。深晚記者用幾組 " 鏡頭 ",呈現正全速運行的 " 大前海 "。
重大項目
前海國際人才港迎來新一波人氣
1 月 14 日,位于深圳前海桂灣片區的前海國際人才港辦公樓里燈火通明,一排排辦公桌椅整齊地擺放在寬敞明亮的辦公區域。多家國際一流企業機構正陸續入駐前海國際人才港。
前海國際人才港正式開港第 10 天,一種在前海并不陌生的生氣與活力已在這座被定義為 " 未來全球人才大灣區就業創業第一站 "、致力打造全要素人才功能生態圈的人才港渲染、彌散。當我們再度踏足這里時,心中顯然有了別樣的感動。
盡管開工不久,深圳市前海國際人才服務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梁見越卻很忙碌。這幾天,他接連召開會議,梳理人才港推進的工作計劃。我們的采訪只能在他穿梭在會場的間隔,伴著他匆匆的步履完成的,但必須承認,這卻是一次完美的采訪。
" 不少提交入駐申請表的企業,預計春節后會搬到這里辦公,擴區后的大前海將迎來新一波人氣,我們很是期待,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讓他們來了就愛上這里、就愿意將夢想留在這里。"
梁見越的說法其實有著更為直觀的表達與呈現:深晚記者在前海國際人才港五樓 " 一站式 " 服務中心看到,大廳內,政務、商務、自助服務區等多個分區依次排開。開放式洽談區內,市民細聲洽談,不時贊嘆周邊溫馨的環境;自助服務區內,車駕寶、打印機、體檢機自助服務等一應俱全。
疫情擋不住撩人的景色,從樓上俯瞰,牡丹、月季、洋鳳仙等植物,在草叢中相映成趣,無聲訴說著前海的勃勃生機。
這樣的場景,使多年前剛到前海的梁見越時?;秀保傆蟹N不敢想象的穿越之感。他向深晚記者展示了幾張照片,彼時的人才港,是一片平川曠野,主旋律是黃色的土石,冰冷、生硬,他甚至想到了一個詞 " 不生動 " ——就是沒人氣沒生氣。如今,人才港周邊,道路交織縱橫,棟棟高樓拔地而起,繪出了城市的天際線。
梁見越說,2022 年首個工作日,前海舉行重大平臺項目啟用儀式,前海國際人才港正式亮相,這既是前海貫徹落實《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的重要舉措,也標志著前海人才匯聚進入了新航道。目前,人才港已聯絡了 72 家知名企業機構,其中 22 家已達成初步入駐或合作意向,包括波士頓咨詢、愛思唯爾、香港科技青年聯合會等頭部企業機構。
在梁見越看來,人才是城市軟實力,新的一年里,前海國際人才港開港,寓意著擴區后的大前海集聚了更多人氣," 生機勃勃 " 之相不僅是前海的形象之變,更是人才驅動,迸發的內生動力。
4.8 萬平方米的前海國際人才港蓄勢崛起。451 項國際人才服務、100 項 " 國際人才一站式服務包 " 等便利措施,正吸引著越來越多企業和人才在這里聚集。
背靠人才這棵 " 參天大樹 ",借 " 前海方案 " 的東風,前海正編織一個個務實的夢想,加速聚集產業、人才等各類資源,開啟新一年的奮斗模式,一個嶄新的未來正翩然而至。
交通基建
穗莞深城際前海站工地數百工人奮戰基坑深處
春節臨近,位于前海的穗莞深城際鐵路前海站依然是一片火熱景象。1 月 15 日下午,深晚記者來到這里時,一個足球場大小的深基坑映入眼簾。基坑之上,兩臺高聳的龍門吊正在忙碌作業,成堆的鋼筋水泥通過龍門吊繩索被放進基坑內。基坑底部,布滿了排列有序的鋼筋格。數百名工人正在緊張忙碌地施工,將吊放下去的鋼筋綁扎固定,然后澆筑混凝土。
▲ 1 月 14 日,在穗莞深城際軌道交通Ⅱ標項目工地現場一片忙碌景象。深圳晚報記者 張焱焱 攝
項目施工方中國電建穗莞深城際鐵路Ⅱ標二工區生產負責人王升告訴深晚記者,前海站目前已經結束車站開挖,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
穗莞深城際項目承擔著沿線地區的城際客流,也承擔著深圳市內部組團間的通勤客流,毫無疑問,它將是提升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的重要環節之一。其中,穗莞深城際鐵路機前段(機場至前海)將貫穿整個前海片區,線路全長 15.18 公里,全線通過地下敷設。設西鄉、寶安、前海 3 座車站,前海站是穗莞深城際鐵路機前段位于前海中心區的唯一一座車站。
在建設工地上放眼望去,位于桂灣四路和濱海隧道交叉處的城際鐵站前海站,西臨前海灣,而它的東南北方向則有騰訊、OPPO、周大福等多棟知名企業的總部大廈。
王升告訴深晚記者,前海站設計為地下四層島式結構,站長 717.5 米、寬 27.7 米、深 33.3 米,車站面積接近一個足球場大小,堪稱超長超寬超深車站。
前海站基坑深度超過 30 米,相當于 12 層樓高,給施工帶來了不小的難題。記者從地面下去,踩著施工樓梯,進入基坑底部,看到有的工人在綁扎鋼筋、有的在打支架模板、有的在澆筑混凝土 …… 在這片地下三十多米深的施工現場,無數干勁十足的建設者正默默在搶抓工期。
下梯容易上梯難。記者的返回之路比來時更難,二十多層樓梯,把記者累得氣喘吁吁。而施工工人每天要像這樣上下來回攀登多次,他們的辛勞可見一斑,而來自四川的工人吳明義就是其中一員。
" 前海站是地下車站,所以車站的主體結構施工主要集中在基坑內部。我每天上下基坑爬十多次,早就是家常便飯啦。" 吳明義說。
王升告訴深晚記者,目前項目施工工人超 700 人,大部分工人都在基坑里面進行作業,計劃今年底完成車站。
搶抓工期之余,防疫也不能松懈。深晚記者看到,項目工地和工人居住的營區實施全封閉式管理,在入口處均有專人檢查,工人只有通過核酸檢測結果和行程碼審批,方能 " 刷臉 " 進入工地。
創新企業
上上下下鉚足勁 就想來個開門紅
1 月 14 日 16 時 30 分,雖然閑適的周末即將到來,但前海的創新創業企業——深圳市星期零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16 樓辦公區依然熱火朝天。會議室內,大家正對著面前的顯示屏,聚精會神地進行著遠程會議。這樣的場景幾乎每天都在這家公司上演。自深圳 "0107" 疫情發生以來,星期零這家中國先鋒植物蛋白食品科技公司一邊嚴抓疫情防控,一邊按照規劃加快推進各項業務模塊," 我們上上下下鉚足了勁兒,就想為新年來個開門紅。"
公司內部的食品研發實驗室中,一位研發人員正彎著腰,在臺面上一片片地切著 " 大師黑椒植物牛肉 "。這塊 " 牛肉 " 肉質紋理清晰、色澤誘人,是該公司研發出的新產品。
星期零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正在積極地與新零售賣場、頭部食品品牌洽談,拓寬合作渠道,希望這款產品在植物蛋白食品的質構和風味上做到創新性的突破,帶來友好的消費體驗。
" 我們希望不斷地提升我們的風味和口感,盡快讓全新迭代的產品在新的一年和消費者見面。" 負責人說道。
深晚記者了解到,即使在疫情防控期間,該公司的經營依舊逆勢增長。
新年有新氣象。深晚記者了解到,1 月以來,星期零一方面按照規劃推進各項業務模塊,另一方面謀劃重新定位、緊鑼密鼓地部署著 2022 年整體業務定位和戰略計劃。
該名負責人介紹,目前公司正積極響應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的政策和倡導,積極研究植物蛋白食品在碳排、碳中和方面的潛力,正在制訂和推行相應的研究計劃。
"1 月 11 日,公司宣布完成 1 億美元 B 輪融資,以及首家生產基地暨自建工廠落地湖北孝感。" 負責人帶著笑意,興奮地告訴記者。
這一重磅消息的背后,體現著前海便利的創業環境與對創業團隊的大力支持,負責人深刻體會到前海 " 依托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 "12 字定位的含義。
港青創業
1 月 14 日,深晚記者來到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看到許多創業公司的大門都貼上了碩大的 " 福 " 字,懸掛在公共區域的中國結、紅燈籠,無聲地提示著春節的臨近。而夢工場的創業團隊也是一片火熱的景象—— " 福 " 字旁邊貼著 " 創業菁英 @前海 " 的海報,辦公桌上堆著做滿了各種標記的計劃書,甚至還有創業團隊直接將被褥放到工位旁。
▲ 1 月 14 日,港籍創業青年陳升與團隊開會討論新年規劃。 深圳晚報記者 方舟 攝
這樣的場面對于港籍創業青年陳升來說并不陌生。2015 年他果斷帶領團隊入駐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廠,在前海管理局的幫助下,陳升創立的學學科技不到一年獲首輪融資 5000 萬元。2018 年 10 月,習近平總書記第二次親臨前海視察時,陳升作為香港創業青年代表受到了接見。
為了將自己在前海的創業經驗分享給更多有志于來深圳創業的香港青年,陳升于 2021 年 " 第二次創業 ",成立了 "UNI 香港青年創業空間 "。
" 我是前海發展的見證者、參與者和受益者,有義務幫助想來深圳創業的香港青年實現他們的夢想。" 陳升向深晚記者介紹,目前創業空間已有 80 余個來自香港的創業團隊入駐。新年伊始,陳升所創立的創業空間將迎來新一批香港創業團隊入駐,這意味他和團隊歷經一年的辛勤耕耘,即將開花結果。
據陳升介紹,今年數十個香港創業團隊通過 " 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業計劃 " 遴選,獲得 60 萬港元初創資金支持來到深圳發展。
" 這些創業團隊行業涵蓋設計、科技、餐飲、專業服務等不同領域,十分具有潛力。" 陳升興奮地說。
深圳晚報記者 方舟 董玉含 王宇 吳潔 實習生 謝若濤
快評
陽光灑向前海,照在奮斗者的臉上
眼下,深圳正在從容有序應對 "0107" 疫情,經濟社會發展也有條不紊。
這兩天,深晚 " 新春走基層 " 欄目記者走進前海,在實地實景中用手頭的筆和鏡頭,凝視其中的堅守、奮進和希望,感受南方之南這片熱氣騰騰的大前海。
機遇之門,要用實干擔當來開啟。2022 年首個工作日,前海國際人才港、前海深港國際法務區正式亮相,同一天,納入前海合作區 " 擴區 " 范圍的深圳機場,一批重點工程項目集中開工。新年伊始,奮進的力量在前海聚集,映照著一個個前行的身影。
在前海國際人才港辦公樓里,一排排辦公桌椅整齊地擺放在寬敞明亮的辦公區域,意向入駐企業正緊鑼密鼓地籌備新年計劃,摩拳擦掌、蓄勢待發;在穗莞深城際鐵路前海站,數百名工人現場忙得熱火朝天 …… 在現場,記者感受到了一種緊迫感: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時不我待,只爭朝夕;也感受到了更火熱的人氣:舞臺更大了,熱情更足了,干勁更濃了!
2022 年," 前海方案 " 的精神、思路將更密集轉化為實際工作舉措和具體落實行動。而透過記者的筆端和鏡頭,令人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努力畫出最美最好的圖畫,這上面有每一個前海奮斗者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云潮奔涌,夢想就在前方。在采訪過程中," 到前海去 " 的話語不時縈繞在記者的耳邊。它凝聚一種共識,代表一種期待:前海,是創新創業的 " 新藍海 ",是港澳青年內地追夢、圓夢的 " 新藍海 "!
溫煦陽光灑向生機勃勃的前海,也照在奮斗者的臉上。抓住了春天,便有可能收獲期待中的碩果。讓我們做好各項疫情防控工作同時,繼續保持 " 大步向前 " 的深圳活力,搶抓時間,以奮斗與擔當為新年寫下祝福,實現開門紅。(溫瓊)
Copyright © 深圳前海在線商務服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責聲明 粵ICP備191427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