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城市建設理念?如何打造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的前海宜人環境,進一步推進前海高質量發展?如何提升前海已建成區域公共空間的宜人環境現狀?這些問題,在前海管理局近期編制的《前海宜人環境建設規劃研究與設計指引》中給出了明確答案。
《前海宜人環境建設規劃研究與設計指引》提出人性化公共空間、完善的公共服務、高品質建筑景觀、立體化慢行系統四大管控要素。人性化公共空間旨在打造宜人的濱水空間、線性綠廊、口袋公園,通過提升公共空間的可達性、舒適性、豐富性、文化藝術性等方面,創造開放共享,有吸引力的公共空間。完善的公共服務致力于營造混合的業態,完善商業、公共配套、市政服務設施,形成5分鐘生活圈,將極大地提升前海人的生活出行便利性,并將減少私家車出行對環境及交通的影響。高品質建筑景觀的管控包括騎樓及挑檐、裙房街墻、立面材質及虛實比、公共空間內的植被及家具小品、一體化景觀照明等,創造具有人文關懷城市環境,活力共享的城市街區。立體化慢行系統的管控包含地面、地下、空中的全天候、無縫銜接的慢行體系,加強與城市其他公共空間的連接,完善城市機能,產生綜合價值。
《前海宜人環境建設規劃研究與設計指引》提出“5+1+1”策略,包括5項工作計劃、1個項目庫、1個設計指引。“5項工作計劃”包括在規劃條件、建設用地規劃許可階段提出宜人條款,在方案設計、建設工程規劃許可階段重點審核宜人設計,在建設階段加強現場巡查,在運營管理階段制定維護管理辦法,對建設項目進行全過程管控,形成一套成熟的宜人環境建設管控體系。“1個項目庫”基于現狀調研及評估,提出了現階段切實可行的項目庫,保證研究成果高效落實。“1個設計指引”指《前海宜人環境規劃建設設計指引》,主要內容包括加強公共空間的開放性與活力,完善步行導向的生活圈,指導建筑架空空間、沿街界面設計,構建宜人的慢行系統,提出公眾活動策略等。
未來,通過對《前海宜人環境建設規劃研究與設計指引》不斷實踐,將前海建設成為環境宜人、活力共享、人文氣息濃厚及生態友好的城市新中心,充分彰顯國際領先的片區活力。
Copyright © 深圳前海在線商務服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責聲明 粵ICP備191427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