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設深圳歌劇院、優化升級‘海上看深圳’旅游項目、完成‘蛇口改革開放歷史文化游徑’建設……”近日,《深圳市文體旅游發展“十四五”規劃》(下稱《規劃》)出爐,對文體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體系構建、文體旅游產業體系構建、文體旅游品牌體系構建等方面作出發展規劃,其中多項內容利好南山區。
《規劃》提出總體目標,到2025年,深圳開放多元、兼容并蓄、創新創意、現代時尚的文化特質更加鮮明,公共文體服務水平和文體旅游產業發展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城市文化軟實力快速提升,建成輻射粵港澳大灣區、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區域文化中心城市。展望2035年,深圳城市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城市文化競爭力世界領先,建成國際著名體育城市,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創意之都和世界級旅游目的地,成為彰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現代文明之城和城市文明典范。
●南方日報記者 張光巖
加快文體旅游基礎設施建設
推進南頭古城東晉遺址保護工程建設
“十三五”時期,深圳市大力推進文化、廣電、旅游、體育事業發展,較好地實現了文體旅游與社會經濟的協同發展,文化軟實力進一步提升。
根據《規劃》,“十四五”期間,深圳將加快建設文體旅游基礎設施,逐步在前海新城市中心、后海深圳灣片區等區域打造新的現代化國際化城市文化核心區;加快建設深圳歌劇院、深圳改革開放展覽館、深圳創意設計館、深圳博物館新館、深圳書城灣區城等“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加快完成南頭古城、蛇口海上世界、華僑城創意文化街區等“十大特色文化街區”的提升改造;推動各區規劃建設、提升改造重大文體旅游設施,南山區重大文體旅游項目有東晉遺址博物館、赤灣海防博物館、深圳灣戲院、深圳灣劇院、深圳灣電競中心、深圳灣美術館等。
在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方面,深圳將率先構建以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為路徑的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體系,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考古發掘,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水平,建立多元主體博物館體系。工作內容包括推進南頭古城東晉遺址保護工程建設、認定一批充分體現特區精神的改革開放紀念地、梳理和研究深圳歷史文脈、2025年全市博物館總數達到100家等。
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拓展“海上看灣區”等觀光旅游品牌項目
在文體旅游產業方面,深圳將率先構建以質量型內涵式發展為特征的文體旅游產業體系,包括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強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范區、國家版權創新發展基地(前海)等國家級產業平臺建設;實施數字創意產業集群行動,辦好深圳創意設計館、深圳創新創意設計學院、深圳設計周暨深圳環球設計大獎、中國設計大展、深圳創意設計新銳獎、深圳國際工業設計大展、創意十二月等數字創意重點項目和活動。
同時,深圳將全力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根據《規劃》,深圳將加快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統籌規劃東部山海生態度假區、中部都市親海休閑活力區、西部創新活力灣區,建設國際一流、生態優美、環境宜人的世界級濱海生態旅游度假區;優化升級“海上看深圳”旅游項目,逐步拓展“海上看灣區”和“大灣區空海游”等觀光旅游品牌項目;加快建設中國郵輪旅游發展實驗區,大力發展郵輪旅游、游艇旅游,增加國際班輪航線,積極爭取在蛇口口岸實施外國人144小時過境免簽和外國旅游團乘坐郵輪入境15天免簽政策。
鼓勵培育特色文化活動品牌
完成“蛇口改革開放歷史文化游徑”建設
“十四五”期間,深圳還將率先構建以國際一流都市為標桿的文體旅游品牌體系,不斷提升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深圳讀書月、深圳設計周暨深圳環球設計大獎等重大品牌活動的國際影響力;鼓勵各區培育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動品牌,重點支持福田蓮花山草地音樂節、深圳(羅湖)粵劇周、南山流行音樂節等文化品牌活動。
在文旅消費方面,深圳將率先構建以穩增長促發展為目標的文體旅游消費體系,包括加大文體旅游夜間消費產品供應,創建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如華僑城文創園、蛇口片區等;并探索擴大體育場館夜間開放,推廣24小時書吧模式,支持舉辦音樂節、潑水節、啤酒節、墟市節、燈會等夜間活動。
此外,深圳還將率先構建開放包容的文化合作交流體系,加強深港澳文化藝術交流,包括開展粵港澳大灣區重大文化遺產交流及合作,聯合開展跨界重大文化遺產保護,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歷史文化游徑建設,完成“蛇口改革開放歷史文化游徑”等三條游徑建設。
Copyright © 深圳前海在線商務服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責聲明 粵ICP備191427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