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深圳深創建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一批跨境貨物從前海綜合保稅區出發,經由蛇口港順利運輸至香港屯門碼頭,又一次高效完成了“坐船出海”。
“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之下,跨境物流企業的陸運壓力很大,‘水路分流模式’緩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該公司負責人吳海波告訴記者,2月18日,在前海管理局的組織協調、蛇口海關的大力支持下,該公司啟動發出了全市第一單水路接駁分流跨境貨物。
據統計,截至3月2日20時,招商西部港區供港駁船專線已運行33個航次,累計運送集裝箱3379標箱,貨物總重22122噸,這相當于陸路運輸3884臺卡車運量,水路分流作業量占了全市50%以上,大大降低了陸路跨境運輸輸入性疫情風險。
前海綜合保稅區是深港貨物貿易的重要平臺,在香港嚴峻的疫情形勢下,嚴防輸入壓力增大,如何安全、順暢地運送跨境貨物成為了跨境物流企業普遍面臨的現實困難。因此,前海管理局第一時間深入前海企業進行密集調研,并會同蛇口海關、招商港口華南運營中心通力合作,在遠洋接駁模式的基礎上推出“水路分流模式”,為前海跨境物流企業紓困解難。
據介紹,“水路分流模式”即出口貨物在前海綜合保稅區集運與辦理海關監管手續,通過專用車輛調撥至港口,由來往深港的小型船舶運輸直接至香港屯門、青衣碼頭,再由香港碼頭分流至香港各個目的地。
“起初我們有些擔心水運會耽誤運輸時間,但現在也沒有這個顧慮了。”吳海波告訴記者,在前海管理局支持協調下,公司貨物能夠高效完成集貨、報關、調撥、裝船等各流程,從而順利實現當天發貨、當天送達的“T+0”運輸。
前海企業的需求痛點在哪里,前海管理局的服務就做到哪里。3月1日,美邦鏈通國際航空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廖群芳告訴記者,“當前,全市選擇‘水路分流模式’運輸貨物的企業越來越多,而船航班次也有限,同時裝載貨物的海運柜也相當緊張,運力非常有限。”前海管理局了解到水運的供給情況后,為進一步緩解供港物資以及經港出口物資之需,多方協調,已先后引進500余個空柜供綜保區物流企業運輸使用。
廖群芳表示:“通過前海管理局的協調支持,我們公司向船舶公司成功預定了部分海運柜,緩解了我們1/3的貨物供港或出口壓力。”
幫扶用情用心,政企抗疫同心。“水路分流模式”在前海綜合保稅區跨境物流企業中推廣運行后,前海綜合保稅區內跨境司機數量從高峰期的每天600多輛減少至100輛以內,在有效降低疫情傳播風險同時,也有力保障了服務防疫產品、生活用品等供港物資有序供應以及重點進出口商品的供應鏈穩定。吳海波透露,在前海管理局支持下,深圳深創建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正在嘗試研究開發一款互聯網智慧“深港水陸聯運”平臺,希望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通過信息智能手段,為更多跨境物流企業提供水運接駁便利化服務。
記者獲悉,在積極引導企業報團取暖、做大規模,通過市場規模效應降低運輸成本基礎上,前海管理局正會同有關方面研究出臺支持政策,進一步壓縮運輸成本,提高海運時效性,確保水運通道更暢通。
Copyright © 深圳前海在線商務服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責聲明 粵ICP備19142764號